陳 文
(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受應試教育影響,傳統語文教學過度注重傳授學生基本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欠缺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缺乏動手創造能力,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針對這一教育現狀,新課程改革要求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多方面發展型人才。教師要深入了解當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從而提高自身教育素養,改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實現教育目標。
縱觀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歷程,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依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把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當作教育教學的重要評價指標。教師從應試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處理、對學生進行教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功利性”越發嚴重。教師采取“填鴨式”教學方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學生抵觸語文學習。《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表示:語文科目教學要激發并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感情,在豐富其語言積累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的綜合思維得到發展,進而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由此可見,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帶領學生向著更高層次的教育方向發展。教師應當確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把首要教學目標設置為“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把最終教育目的設置為“助力學生取得更好發展”。教師要對教學模式做出有效改進,給學生創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語文課堂。
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語文知識積累、基礎知識學習、語文應用能力提高等層次遞進的學習過程。在傳統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過度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習成績。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完成課后布置的語文習題和任務,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擁有自身審美水平及豐富的文學素養,實現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2]。培養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核心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從自身教學觀念入手,深入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創新教學方式,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滲入日常教學中,使語文教學質量取得進一步提高。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度重視課本知識的講授,使學生認為學好語文只需要掌握書本知識。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導致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基于此,教師教學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還要擴展課外知識。教師可以多給學生講解關于品格、道德等方面的文章,讓學生在學習新文章的同時,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道理。教師要多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材選擇,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實現生活與課堂相結合的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可以讓學生誦讀經典的儒家名言,并讓學生思考這些名言所蘊含的哲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理解水平,還讓學生學習了儒家為人處世的態度。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選擇經典作品中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的同時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要客觀看待每一位學生,善于表揚學生。教師還可以多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如作文競賽、詩詞朗誦等,讓學生不斷地擴充知識儲備、提高學習興趣,進而培養語文核心素養,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民族發展的動力源泉是創新。具備創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更好地肩負起建設國家的重擔。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想法超前且大膽。學生可以快速認知新的科技或事物,并積極嘗試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實物[3]。但是受多種因素影響,教師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也不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我,進行大膽創新。教師要寬容學生犯下的錯誤,并通過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文章結尾改成開放式結局,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通過詩歌等多種創作方式,給文章留下獨具個性的結尾。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適時地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有展示作品的機會。通過教師的助力,學生大膽展示自身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自身智慧,以提升寫作水平。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語文教材中的科普類文章篇幅得到增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教師要積極發掘教材文本中的科普知識,構建多元化學習環境,讓學生知道語文知識不僅蘊含溫柔、細膩的思想感情,還包含著客觀、理性的科學知識。教師通過教學不斷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探究意識。創新能力的基礎是科學探究意識。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會自主探究,進行創新活動。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近年來,合作學習法、情境創設法、微課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基于此,在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從而大幅度地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蚊子與獅子》一課時,區別于傳統的讓學生進行背誦、朗讀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分別扮演蚊子和獅子,分角色朗讀課文,由教師擔任旁白,朗讀效果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做出總結。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深刻感悟角色思想動態的同時,真正理解文章蘊含的道理。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和思考文章內容。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使其學習活動更具條理性、邏輯性,進而不斷提高個人的學科素養水平。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也應積極開拓和實踐。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核心素養,積極尋找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