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澤民
(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初中數學不僅知識內容繁雜、解題流程煩瑣,還包含了大量的抽象化理論知識,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對此,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彌補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和重難點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全面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運用。教師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能轉變傳統、單一、落后的教學模式,顯著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集中體現在以下方面:(1)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但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而且活躍了初中數學課堂的氛圍,點燃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2)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初中數學知識抽象、復雜,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靜態教學轉變為動態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從而進一步降低學習的難度。(3)有助于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內容。在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板書上,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板書時間,節省課堂時間進行其他內容的教學,進而增加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容量[2]。
教學活動必須依托于一定的教學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刺激學生感官,讓學生產生興奮感,進而以飽滿的狀態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幻燈片、投影、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創設一個趣味性、藝術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教學情境中,激發起學習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3]。
例如,在教學“對稱軸圖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京劇臉譜表演為切入點,輔以適當的音樂,給學生播放一段精美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視頻中的京劇臉譜,初步認識對稱軸圖形。教師創設的這一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當前人才的培養需求,初中數學教材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現行的數學教材知識點較為抽象、復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攻克數學重難點知識,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知識直觀、形象、動態地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掌握重難點知識[4]。
例如,“圖形變化”歷來是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包含圖形平移、圖形旋轉、圖形翻轉等內容的講解視頻,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可以輕松學習、理解抽象的“圖形變化”知識。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板書,以至于課堂容量小,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得更加緊湊、合理,增加課堂教學的密度。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切實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前從網絡上收集大量的學習資源,并將其制作成高質量的教學課件,力求從不同層次、形式、角度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數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事先選擇具有針對性、多樣性的練習題,從而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5]。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知識點時,教師事先將練習題編入教學課件,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完成答題。選擇、判斷、操作、計算等多種類型的練習題,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增加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容量,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6]。
在完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后,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復習,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歸納教學內容,并將其制作成教學視頻,以供學生課后復習。值得注意的是,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初中數學復習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制作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復習視頻,然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復習視頻開展課后復習。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可以重點復習基礎知識的概念、性質和具體應用等;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嘗試拓展應用所學知識[7]。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具備抽象、復雜的學科特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效果將不甚理想,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