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新興
(廣東省深圳市實驗承翰學校,廣東深圳 518112)
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身心發展等方面都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學校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陣地,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不能僅著眼于課程的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還要關注教學中的管理問題,并積極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法,做到教學管理的優化創新,從而實現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教育體制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考核方式,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各種形式的統考,但這在短時期內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應試教育在我國是根深蒂固、影響深遠的。目前,許多中學都會組織統考,并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排名、分班、獎勵等,而成績就成了衡量學生好壞和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不僅如此,教師的獎懲也與所教班級的成績掛鉤,因而會形成學生、教師、學校統統“圍著成績轉”的局面,也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如考試作弊、泄題、評分不公正等。
在我國傳統教學管理工作中,一般都是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教學模式也相對固定,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一個過程。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更像是一個居高臨下的指揮者,學生只能單方面地接納,這就形成了一個不平等的局面,拉大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無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如果教師和學生又缺乏溝通和交流,那就很難實現優質的教學管理工作了[1]。
教師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發起者,承擔著很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初中整體的教學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初中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學校對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機制,同時培訓力度也不夠,很難充分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和能力,做到有效的教學管理。
初中正是學生心智逐漸成熟的階段,而學校作為學生除家庭外,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想教育和引導。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許多學校更加重視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唯一能夠進行思想教育的途徑只有道德與法治課。但道德與法治課往往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學生學習此課程的目的可能僅僅是考個高分,忽視了其真正的內涵與意義,更不用說將其應用于實踐。因此,初中的思想教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還有待加強[2]。
科技的進步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形式,但同時,這類器械的價格和維修費用較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設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成為初中教學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目前,我國很多中學都配備了多媒體、語音室、電教室等,但根據相關調查結果來看,這些設備和教室等的利用率都普遍偏低,并且由于學校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制訂科學的使用制度和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害怕造成設備的損害,限制學生使用,沒有真正發揮教學設施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教育的本質在于“育人”和“樹人”。“育人”即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而“樹人”則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教育“育人”功能被強化,“樹人”則受到了忽視。因此,在進行初中教學管理工作時,學校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一些非專業課也要有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實現德、智、體、美的全方面發展。總之,學校只有實現前期教育理念的轉變,才能為后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做好鋪墊。
要想優化初中教學管理工作,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成績高低評價教師的考核標準。考核內容、主體和形式長期的單一化,會使學生處于一個被動地位,從而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多元化考核機制下,考試成績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教師的評價也不是絕對的;相反,學生、家長都可以參與評價,學生也可以展開自我評價和互評,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升。這種多元化的考核機制更加公正、客觀、靈活,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教學管理工作的優化[3]。
教師應積極轉變角色定位,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分課堂”等概念被引入課堂,其認為應該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負責知識的講授,再由學生進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更體現了教師的協助作用,這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同時,更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
學校要積極優化教師的評價管理工作,注重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學校管理部門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遵循公平、透明原則,制訂科學的評價標準,規范教師的教學管理行為,不僅要考察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要實時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況;同時加強對教師教學管理能力的專業培訓,從而實現教師教學管理能力的提升[4]。
思想教育是教學管理的思想根基,也是學生的活動準則。因此,學校必須要加強初中思想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管理的優化。初中的思想教育不能僅依靠道德與法治課本的知識,而是要從實際情況入手,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和學習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學校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如開展思想教育、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時,精心做好初中起始階段的人生規劃教育,秉承“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遵循“發展自我、喚醒潛能、科學規劃、助力成長”原則,完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要求,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人生規劃,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指導。
教學管理質量的提高,必須要依賴現代教育技術,緊跟時代潮流。當今時代是網絡的時代,基于網絡技術發展的教學軟件和先進設備層出不窮。新形勢下,學校在開展教學管理時,要善于應用這些新技術,同時借助信息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
總之,要想實現初中教學管理工作的優化,學校就要從轉變教學理念、創新考核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遵循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水平,有針對性地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