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婷
(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性的語言,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隨著英語成為全球化通用語言步伐的加快,我國英語學習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及英語語言的知識結構,較快的掌握并熟練的運用英語,成為廣大英語學習者的當務之急。英語作為一種工具性的語言,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隨著它的社會實用性日漸提高,在中學英語教材中也反映了出來,從之前的重語法,逐漸轉換成如今的重交際和閱讀。從初中八年級開始,教科書上的課文篇幅中逐漸加長,難度也有所增加。那么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呢?不能全靠老師,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踏實,因此,改進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針對這一現象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希望能夠對廣大學習者起到有益的引導。
那我們應該從哪里入手來培養自學能力呢?閱讀。閱讀可供自學的空間很大。而它又會影響到其他一些知識如詞匯,語法,交際,文化差異等等知識的獲得,可以說,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提上日程,眾所周知,提高閱讀能力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精讀,材料為教科書上的篇章;一個是泛讀,材料為各類課外讀物上提供的原汁原味的閱讀材料。精讀和泛讀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關于讀書,美國著名學者培根先生有精彩的論述:“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are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他的意思是說“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有些書大可狼吞虎咽,有些書則應該慢慢品味,慢慢消化。”一般來說,我們教材上所學文章的知識性,思想性俱佳,應該精讀。課文也是我們要學的句型,單詞語法的良好載體。通過精讀我們可以認識許多英語語法和詞匯現象,從而加深對英語語言的了解。說到熟悉課文,最好的辦法就是朗讀全文,在此基礎上可以嘗試retell(復述),recite(背誦)。背誦是忠實于原文,而復述則是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深加工。這些都是熟悉課文的好方法。有時自己理解某篇文章可能有困難,但讀的遍數多了,就會慢慢明白文章的含義。我們平時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就拿單詞來說,大家要注意其讀音,詞義,詞性以及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詞詞懂和句句通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是培養各種英語能力的基礎,弄明白文章的一些語言現象,這為大家進一步欣賞文章的寫作技巧,思想內涵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是改進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方法的入手點。
一個學生的自學能力強不強,主要看其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對別人有效,對自己不一定有用。我們要根據個人自身的特點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了較強的自學能力,你就掌握了知識寶庫的鑰匙。培養自學能力,除了上文講到的閱讀,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使用英語詞典。
英語學習者要非常重視使用英語詞典,能否熟練使用詞典,正是學習者自學能力強不強的重要體現。我們學習英語是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furniture這個詞是可數還是不可數,survive是及物還是不及物動詞,zero這個名詞的復數到底是zeros或zeroes? alive 這個形容詞可不可以放在名詞前做定語修飾,alone, lonely 這兩個形容詞有什么區別,confidence后跟什么介詞,等等,遇到這些問題,到哪兒去找答案?老師不可能一天到晚跟著你 ,最好的老師就是一本好詞典,它可以隨時隨地伴隨你。幫你排憂解難。很多同學不善于用詞典,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學英語時只帶一本小小的詞典或一本詞匯手冊,在他們看來,只要知道一個詞的漢語意思就算達到目的。其實一本好的詞典可以告訴我們許多知識。建議學習者們購買一本具有權威性的中型詞典,如朗文現代英漢雙解詞典或牛津現代高級雙解詞典。它們不但有中文釋義,還有簡易英文解釋,而且還有大量例句,能幫助你正確使用詞匯,不但注明一個詞的詞性,而且還注明這個詞的用法,是可數還是不可數,是及物還是不及物,是做表語形容詞還是定語形容詞,不但告訴你一個詞的一般用法,而且還告訴你這個詞的特殊習慣用法,對于一些同義詞,近義詞還做了一些比較,等等。學會了熟練使用詞典你將一輩子受益無窮。將來你將能獨立進行英語翻譯,起草英語信函,遇到沒把握的問題就有據可查。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習方式可分為接受和發現兩種。接受學習是以獲得系統的學科知識為目的,學習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發現學習也以系統的學科知識的獲得為目的,但強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發現、分析、理解并掌握基本結構,學習內容常以問題形式呈現,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接受和發現兩種學習方式都需要,應互為補充。然而,我國學生長期以來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背記知識;在當前的教改中需更加強調鼓勵學習者通過體驗主動發現知識。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以可持續性發展為目的,凸顯學生自主性學習。巴爾扎克說過,問題是開啟一門科學的鑰匙。現代教學理論研究指出: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重視閱讀及熟練的使用詞典相結合,正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者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樂趣就學有所得的滿足感。正如一句英語諺語所說:“Tell me and I’ll forget.Show me and 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
學生自主學習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但也離不開老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與培養。引導學生“善學”、“會學”,提高其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并認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教學經驗,努力實現其角色的轉變,方可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出有自學能力的學生,去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