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薇
(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龐佐鄉龐佐小學 河北 高陽 071500)
微課是學校在新課程規范和教學實際的要求下,以視頻為主要表現形式和載體,記錄了教師圍繞知識點和教學環節進行的精彩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通過微課的制作與應用,必然會推進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變革,同時也能全面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水平。
1.1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微課的制作與應用提供支持。目前,我區大部分農村學校實現了無線網覆蓋,而且在逐步地實現“班班通”建設。學校為教師辦公室、教研組及教師個人配備了電腦,加上各種錄屏軟件的簡化操作,這就為教師錄制微課提供了設備支持。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資費的降低,農村絕大部分學生家庭都具備了在家上網的條件。學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學習。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固定課堂學習,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微課進行自主學習。
1.2 農村小學生的家庭教育現狀讓微課有了廣闊的應用空間。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農村出現了許多“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親屬看管,在輔導孩子學習方面,多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的教學內容聚焦,主題突出,指向明確,這一鮮明的特性,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對于重點、難點、疑點等問題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進行學習,且微課可以反復播放,學生不僅可以鞏固知識,而且可以查漏補缺。這就有效解決了農村學生課下無人輔導學習的最大難題。
1.3 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使得微課的作用得以發揮。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微課集圖、文、聲、像多重刺激于一體,使學生大腦的視覺、聽覺等中樞都處于興奮狀態。它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內容通過精致的圖文、流暢的動畫、生動的講解、加上優美的音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通過視頻的表現形式而變得直觀,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節微課一個主題,“微課”的教學時長一般為5~8分鐘為宜,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比較符合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激發起大腦中對原有或已學過知識的回顧和再現,并創造性地應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同時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和情感,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渴望。
2.1 創設生活化微課情境,調動學生直觀思維。微課具有電子課件的所有特點:直觀性、靈動性、多元性等,對助力數學課堂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微課可以將豐富的圖片、視頻、動畫、文字等信息,以聲光電形式傳遞給學生,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邏輯思維,獲得豐富學習成長動力。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圖形的變換》一課,教師導入:“我們可以接觸很多形式的圖形變換,如旋轉、平移、軸對稱變換等,如何從圖形變換中辨識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呢?下面通過看一個短片加以認識。”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微課視頻,學生認真觀看,并依據短片問題設置展開自發討論。有學生說:這是一片普通的樹葉,如果旋轉起來,我們可以發現其組成了花瓣狀圖案,其美感頓時呈現出來。也有學生說:利用對稱原理,我們可以將一個簡單圖形進行復制,形成軸對稱圖形。教師利用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展開自由討論,從學生聯系生活情況可以看出,其思維歷練是非常有成效的。
2.2 重難點突破微課設計,激活學生邏輯思維。重點難點屬于邏輯思維高度集中部位,微課發揮獨特解難優勢,為學生規劃正確思維路線,其應用價值更為突出。學習《因數與倍數》時,因數倍數概念定義是教學重點,教師利用微課視頻對此展開形象解讀。學生觀看視頻后,教師給出引導:天上飛來兩行大雁,每行有8只,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大雁?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大家一下就知道了結果:2×8=16或者8×2=16。根據因數倍數定義,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呢?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很快就給出正確答案:2和8都是16的因數,16是2和8的倍數。教師利用微課視頻,通過具體實例對數學概念進行形象展示,促使學生順利明晰其內涵,學生邏輯思維得到有效歷練。
2.3 展開分層式教學發動,啟迪學生個性思維。分層教學是現代課堂教學重要認知共識,因為學力基礎、學習方式、學習悟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呈現個性化。教師面對不同層次學生群體時,利用微課展開分類指導,其引導效果會更為明顯。特別是對學困生群體,微課應用可以有效調動學生邏輯思維,盡快實現脫困。剛接觸《質數和合數》時,一部分學生對質數和合數特殊屬性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教師引導學生制作30以內的質數表,并以微課形式展示出來:第一步,列出1—30自然數;第二步,刪除1(因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第三步,刪除2以外的偶數;第四步,刪除3和5的倍數。剩下的數,就是30以內質數,并形成了30以內質數表。學生依照微課視頻進行個人操作,逐漸對質數和合數內涵有了清楚認知。制作30以內質數表,教師針對學困生群體展開的思維引導,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獲得思維成長,逐漸建立質數和合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