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貴州省遵義市南白中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的教學應當建立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理解新知識,構建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性,明白知識的運用價值。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落實生活化的教育思想,構建“從生活走向數學,從數學走向社會”的數學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數學學科的教育性、工具性和實踐性功能,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基于此,筆者立足高中數學教學,以“生活教育”思想為指導,探索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構建意義極其有效性對策。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發展,進一步明確了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筆者認為: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有利于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數學本身是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抽象性的學科,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進一步增大,如函數、導數、立體幾何、概率計算等,于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比較困難的知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于需要理解和記憶的數學知識點繁多,導致計算公式混淆、張冠李戴的現象經常出現。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之所以容易出現混淆的現象,一個主要的因素在于學生在學習知識時,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記憶。如果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充分理解了相關的概念、公式等,那在學習的過程中將不容易混淆。生活化教育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構建,教師數學教學中,如公式、定理的教學中,將生活化的案例、資料等融入到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數學公式,抽象的數學概念,進一步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數學是在人類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中產生的,諸如房屋建筑、橋梁勘測、武器設計、航天發射、商業規劃等,數學往往都能做出令人滿意的解答。現代社會生活中,數學的直接應用更為普遍,例如,時間、錢財的計算,工程模型的設計,大數據的分析等,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為做好本職工作,可能需要簡單的算術技能,也可能需要應用高等數學復雜的公式。這就要求現代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傳統的數學教育模式,過于理論化,導致學生在學習了數學知識之后,應用實踐能力不強。相對而言,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模式,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布置實踐性的課外作業,讓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這種建立在“能力”培養基礎之上的數學教育,是促使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
2.1 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即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結合數學理論知識,融入生活熱點問題、常見的生活現象等,借助這些案例分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高中數學教師在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模式時,要善于將生活案例與理論化的數學教學內容整合起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例如,在教學“計數原理”時,教師可以結合隨著當前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私家車越來越多,很多家庭基本都有汽車這一社會熱點問題給學生講解本節課的內容,以此設計問題:“隨著各個城市私家車的數量一天天的增加,交通部門為了方便管理需要擴充小汽車的牌照號碼。基于這一問題,某市的交通部門出臺了組合汽車牌照的新方法:汽車的牌照由三個英文字母組成,且字母不重復;同時又要有3個阿拉伯數字,數字也不重復。按照這樣的方式,能想出多少新的汽車牌照?”借助這種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2 結合常見的生活現象分析數學知識。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要善于將常見的生活現象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入數學知識海洋,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解答有關三角形的問題時,可以結合一個常見的生活現象:農村蓋房子挖地基時,需要畫線。而很多工人師傅在畫白線的過程中,沒有直角儀,卻能夠輕松地取直角,是什么原因呢?很多學生顯得驚訝:這原來是一個多么普通的生活現象,居然蘊含著數學知識。當學生討論完畢之后,教師這才告訴學生很多工人師傅是通過勾股定理的原理取直角的,即“勾三股四弦五”的原理。當然,工人師傅在運用的過程中,并不知道這是“勾股定理”,這對于他們而言,僅僅是一個生活經驗而已。教師借助生活現象引入教學,引導學生分析數學知識的過程,是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2.3 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課后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有效手段。高中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的過程中,也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實踐性的數學作業。例如,在學習了“指數函數”之后,筆者曾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思考:指數函數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呢?如儲蓄問題、天氣預報、股票行情等,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獲取答案。這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模式,有效地改變過去過于理論化的數學教學現狀,提高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數學綜合素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