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寧
(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第三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對于高中階段的教學而言,生物作為理科綜合當中一門關鍵的學科,需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的完善與提高。在傳統高中階段生物的教學中,老師不能很好地關注到新方法的代入,只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模式只能讓學生一味地做題,不能認識到個性化發展的優勢所在。因此利用分層教學這一方式可以關注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按照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劃分,這樣來提高學生的生物能力,從而實現分層教學的完善。本文通過分析分層教學代入生物課堂進行探究,來讓教學實現進一步提升。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老師要按照改革的要求進行教學的分析。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老師只是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這樣的模式不符合中學生的發展,會造成學生對于生物產生枯燥感。因此在改革的進程之下,提出了把分層教學的基本方式融入到生物的課堂當中,這是一種符合當今高中生的學習方式,需要老師充分的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劃分層次,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發展。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要很好的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運用分層理念進行引入,把生物的內容根據課標的要求與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的劃分,保證各個水平的中學生都能通過分層的模式理解到相應的知識,指導中學生進行生物的學習,實現生物課堂效率的有效提高。在分層模式的引導之下,學生的生物理解能力也會得到逐步培養,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中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例如,在《組成細胞的分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就可以利用分層教學這種形式進行教學。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老師就要根據班內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能力,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讓能力相符的學生成為一個小組,這樣有利于分層的實施。在課堂上,在基本內容的講述之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任務的完成,對于學習能力相對不高的小組,老師可以讓他們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明確組成細胞的分子的基本知識,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小組,老師就可以提高要求,讓他們討論組成細胞的分子具有什么優點與不足,通過這樣的分層,來讓不同學生實現進一步提升。
在高中階段,生物作為理科綜合當中必修的一門學科,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重視起來。但是在傳統的課堂當中,老師只是一味地運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按照應試教育的理念機械的做題,背誦知識點,這種方式越來越不適合當今的改革要求,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影響他們對于生物的接受水平。所以在新課標的新理念之下,對于生物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的進行完善。為了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獲得生物水平的提升,老師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觀察每位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表現,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讓所有學生在自己能力之中達到更好的進步。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設置分層,對于那些能力相對不高的學生,老師就要針對課本當中的重點成為問題的切入點,來引導他們進行思考,進而完善生物的學習。對于學習能力很高的這部分學生來說,就可以進行延伸,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以便獲得生物的最大化發展。
例如,在有關“伴性遺傳”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由于這部分內容旨在讓學生掌握遺傳的相關內容,掌握紅綠色盲這一疾病的遺傳特點。老師就要運用分層理念,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要求。讓全體學生掌握伴性遺傳的基本內容之后,老師可以提出延伸性問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討論探究,這樣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生物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階段的生物這門課程,老師要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以往的課堂形式,利用改革的新理念與新方法代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分層教學這一模式符合高中生的需求,通過分層的教學,可以關注到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這有利于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生物的學習意義,對于高中生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分層教學是新課標之下提出的符合高中階段教學提升的有效手段,老師就要明確這一模式的優點,去粗取精,根據本班學生的表現來更好地塑造生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