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曼
(寧夏中寧縣第六中學 寧夏 中衛 755100)
作為學習美學的開端,初中生美術課程的學習是極為重要的。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還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起到調節作用,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要以個人或者集體合作方式參加美術活動”,這一要求改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再以期末考試的成績對學生一個學期的學習進行評價。通過師生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給學生的表現評分,然后加上期末成績的分數進行綜合評價。
新課改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發展,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忽視。其中美術作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可以通過美術的學習,加強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幫助學生在青春期樹立對于美的正確認識。而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關注學生的繪畫成果和期末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個人創造力。因此學生對于美術課的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形成了一種應付、敷衍了事的態度。在這種狀況下,學生很難在美術的成績上有重大的突破。基于這種狀況,十分有必要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推廣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
部分教師認為師生合作學習就是簡單的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它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處理,要求每組成員的分配合理明確。一部分教師對于合作學習僅僅把它理解成一種學習方式,其實不然。師生合作學習學到的不僅僅是美術繪畫技巧和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與人溝通,提高社交能力。對于分組的人數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一般來說,一個成功的小組分配不應超過10人,也不應低于5人,也不是硬性規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安排。還有些學校只是盲目的追求升學率,只重視語數外,不重視藝術性課程的學習。在進行課表安排時把藝術課課程的課時減少或者被文化課教師的占用,使學生把美術課的教學當成玩樂,沒有對美術形成正確的認識。
3.1 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開展師生合作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在實施新策略的同時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學習的道路。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以朋友的態度對待學生,平易近人,不要讓學生產生距離感。在生活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詢問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優點,好的地方加強,不好的地方改正。
3.2 增加合作學習的基本設施。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開展師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完善和建設好應有的基礎設施。比如,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自主設計美化教室,對教室的墻面進行彩繪,讓教師、學生親手繪畫創造,從動手勞動中感受到美術的魅力。讓每個學習小組設計交出一份設計作業,教師針對作業不足之處加以改正,最終交出完美的作品,進行彩繪。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積極請教教師,教師在學生設計中起到引導性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3 合理的小組分配。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合理的小組分配可以讓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加顯著。有的學生靦腆害羞,不好意思和教師進行交流,有問題也埋頭苦想,慢慢的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缺乏學習興趣,而學生和學生之間沒有太大的隔閡,所以教師要定期和小組長進行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自己的教學過程。同時,學生沒有進入社會,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思維,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能會迸發出新的思維火花,為美術界注入新的活力。
3.4 學習課程需要提前進行規劃。首先要設計合作學習的目標,對于每個學習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目標設計要盡量做到合理有趣,難度不要太大,也不可過于輕松,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人人動手,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其次對于合作學習的過程也要把握恰當,教師講解內容的深度和時間、合作學習的討論時間、任務的完成目標等需要合理,不可占用過多的課余時間,影響學生文化課的學習。最后,教師要對每個學習小組的作品要行認真的評價,獎勵優良作品。
綜上所述,想要更好的開展師生合作學習,初中美術教師首先要做到適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多吸收整合國內外的優秀教學理念,合理運用新型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喜愛程度,為中國將來的美術行業培養一批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