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華
摘要:新時期,新聞采編工作面臨很多新挑戰。作為采編工作者,要適應融媒體發展,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這需要針對自身業務能力的不足,積極學習與提升,掌握攝像技能與新采編方法,制作高質量的新聞。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采編;復合型人才
現階段,新媒體不斷涌現,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積累,對采編記者的業務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如何適應工作新要求和新挑戰,成為關心的重點問題。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課題,提出有效的業務能力提高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1 采編記者與復合型人才的距離
傳統采編工作模式對記者的業務要求,多體現在新聞線索的采集、整理與寫作、編輯等方面。融媒體發展背景下,作為采編記者除掌握基本的業務能力外,還要掌握攝像技術與“挖掘”熱點的能力等,適應多媒體渠道發布新聞的局面,實現采編的價值。
2 新形勢下采編人員需掌握的業務能力
攝像與后期制作編輯能力。融媒體逐步推廣運用到基層,新聞的發布形式發生很大變化,除電視外,還包括新聞客戶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每個發布渠道的不同特點,無疑給采編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采編人員需成為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采編工作者要學習電視新聞攝像相關知識,對電視新聞的畫面特性與構成要求以及拍攝基礎技術等,要有著相應的了解與掌握。與此同時,要積極主動學習新媒體下短視頻的采編與制作方法,用相同的素材,以不同的視覺與手法進行編輯處理,保持新聞真實性的同時,滿足受眾對新聞的要求。
新聞挖掘與寫作的能力。目前,融媒體中心建設全面鋪開,很多中心已經開始運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整合。為能夠適應發展新形勢,新聞采編人員除了要學習攝像業務外,還必須要掌握寫作與編輯、新聞法規以及新聞采編規范等。通過學習如何挖掘新聞素材,把握文稿質量,做出創意,適應新聞采編新形勢。
3 新形勢下采編質量提升的方法
巧妙運用短視頻報道方法。從受眾新聞閱讀和消息接收習慣分析,更習慣于視頻與圖片以及文字結合的模式。信息快速更新且數據龐雜背景下,全文字難以吸引到受眾,運用短視頻報道方法,采取動靜結合的方法,能夠使得人物形象更好地展現。根據思科公司的預測報告,到2021年,在線視頻所產生的互聯網流量將會占據互聯網總流量的82%,很多媒體都在積極搶占“互聯網流量”。圖1為新聞視頻截圖。記錄新聞時,將視頻插入到整片文章中,可為文字描述增添“靈動性”,使得受眾產生代入感,更好地參與到新聞閱讀。作為采編記者要做到合理選擇視頻素材,將文字與視頻巧妙結合,保證新聞事實原貌,提升新聞質量。
轉變新聞報道方式。融媒體運用背景下,要注重報道方式的轉變。以典型人物報道為例,傳統的報道方式以自上而下為主,報道的感染力不強,缺少可讀性與影響力。采取自下而上的報道方式,也就是記者主動挖掘典型人物,并且與其構建長期密切的關系,使得報道更加接地氣。實踐中,運營好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微博公眾號等,深入到受眾群體中去,將人物報道傳遞出去,同時依托各媒體與受眾互動,獲得更多的新聞人物線索。
抓住“熱點”。媒體競爭下如何抓住“熱點”,成為采編記者需要關注的內容。熱點問題指的是一段時間內受到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以“自帶流量”的方式,引起人們關注與思考,它既是黨和政府工作重點,也是群眾關心的焦點,更是社會發展的關節點。要通過精準抓住熱點,增強新聞媒體的影響力[1]。需要注意的是,作為采編記者不可盲目為博取流量、吸引受眾注意力而不顧新聞事實,例如濫用浮夸的標題、違背事實的新聞素材等。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記者要始終遵守職業道德,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傳遞真實新聞。以保證新聞事實為前提,合理運用采編技巧,面向受眾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新聞內容。如何“踩熱點”報道?可選擇時間熱點、人物熱點等,例如重大節日來臨前做好策劃,迎著熱點推出系列報道。
深度挖掘新聞價值。媒體融合背景下,很多新聞為吸引流量與關注,僅從表層進行報道,對深層次東西的把握不足。作為合格的采編人員不可盲目追求新聞數量,忽略新聞篩選,要明確立意,深度思考新聞主題。新聞的生命與靈魂是客觀事實,增加新聞字數并非增加了深度,很多時候受眾依舊無法透過新聞事件了解其中內涵與本質。作為采編人員,采訪前必須做好全面準備,根據選題與提綱展開思考與研究,從多個角度了解采訪對象,深度挖掘新聞背后的價值。新聞內容決定了新聞形式,新聞形式服務于新聞內容。整個新聞報道的核心與關鍵為采訪,通過運用靈活多變的采訪方式,提高新聞采訪的效率,圍繞多個側面與角度挖掘新聞背后的事實[2]。
新形勢下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既需要報道真實的新聞,也需要吸引受眾的關注與討論,實現與受眾的雙向有效互動。這需要采編工作者能夠結合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業務特點與要求,深度挖掘新聞事實,抓住新聞熱點,把握新聞報道的品質,樹立更好的口碑。
參考文獻
[1]李亞男.新形勢下的記者新聞采編技巧研究[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7):105-106.
[2]邵天雷.試析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新聞傳播,2020(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