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要:新疆地域遼闊,旅游資源豐富,國家5A級旅游景區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對于內地游客來說比較遙遠,作為遠距離的旅游項目來說,新疆旅游產品目前仍以觀光型產品為主,基礎設施配套不足,旅游產業鏈短,營銷手段單調,遠距離產品供給不足,缺少參與性、娛樂性、體驗性旅游項目,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重啟了新疆在“一帶一路”上的核心區位優勢,在此背景下基于模塊化思想構建昭蘇縣全域旅游的新方式,根據昭蘇縣旅游產業的現狀,依靠現有旅游資源在進行模塊化過程中克服可能出現的問題,尋求模塊化發展的基本路徑,推動其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全域旅游模塊化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昭蘇縣的全域旅游提供了發展的新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中央將新疆定位為一帶一路核心區,新疆的旅游迎來了全球的關注和機遇。從新疆看祖國內地,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從新疆看周邊國家,同樣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新疆大力發展旅游,一方面可以活躍繁榮經濟,一方面可以促進社會進步,最終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各民族和諧地融入彼此的生活當中,形成廣泛的文化認同,促進新疆社會穩定和持續向前發展的目標實現,這是新疆通過旅游服務國家戰略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的政治責任,伊犁州位于核區建設的關鍵節點上,昭蘇縣被伊犁州黨委確定為伊犁國際旅游谷先行先試區,2016年又被國家旅游局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名錄。這為昭蘇縣旅游產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昭蘇縣地處伊犁州西南部,縣域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是伊犁州直面積最大的縣。全縣總人口不到20萬,居住著哈、漢、維等21個民族,是一個以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高原邊境縣,也是伊犁州直唯一的五類艱苦邊遠地區。昭蘇縣西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交界,東與特克斯縣接壤,南與溫宿縣、拜城縣隔山相望,北與伊犁察布查爾縣相連,邊境線長達231.4公里。昭蘇已成為新疆最具開發潛力的旅游勝地和疆內主要城市、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高端游客的首選旅游目的地。
二、昭蘇縣的旅游資源為打造全域旅游模塊化提供了便利條件
昭蘇縣發展全域旅游模塊化的優勢。全域旅游是把一個行政區當做一個旅游景區,是旅游產業的全景化、全覆蓋,全民參與旅游業,全面推動產業建設和經濟提升。昭蘇縣被國家旅游局列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其旅游資源具備同質不同類的天然競爭優勢,旅游資源類別居全國前列。昭蘇縣下轄有12個鄉鎮廠,各鄉鎮廠在地域界限上相對分明,對于打造全域旅游模塊劃分有著天然的便利性,各鄉鎮廠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據不同的特色打造不同的主題風格。根據昭蘇縣旅游資源的種類,將其分為四個大類的主題:田園綜合體和農業模塊,馬產業模塊,特色小鎮模塊,酒店民宿度假模塊。依據各鄉鎮廠的實際情況,每個鄉鎮廠可以選擇適合自身的主題模塊作為發展的重點。主題模塊間既相互獨立,又可以根據各鄉鎮廠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合,其根本目的是充分發掘各鄉鎮廠旅游資源的潛力。
第一、田園綜合體和農業模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構建鄉村振興的新格局。昭蘇縣自然生態全國稀有,是新疆唯一沒有荒漠的縣,縣域森林面積達18.6萬公頃,有24條大小河流縱橫分布,年徑流量占伊犁河總流域的四分之一。昭蘇是歷史上就是著名的“西域涼都”“烏孫夏都”,是新疆有名的避署山莊,是全疆乃至全國、全世界少有的一方凈土。
昭蘇縣農業資源百萬畝油菜花全國罕見。新疆油菜總面積400萬畝,昭蘇約占四分之一,百萬畝油菜花在全疆乃至全國更是絕無僅有,堪稱西部盛景,被譽為“中國油菜之鄉”。中國油菜之父傅庭棟院士曾對昭蘇帶有西域風情的油菜花海贊嘆不已。每年到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是旅游觀光、攝影的絕佳選擇。
昭蘇縣草原資源居全疆之首。縣域有1000萬畝優質天然草場、各類牧草400余種,昭蘇草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原生態大草原,是我國最著名的四大高山草原之一,是新疆草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昭蘇草原石人數量居伊犁地區各縣之首。游客感嘆昭蘇歸來不看草原,堪稱祖國邊陲的世外桃園。
第二、馬產業主題模塊。昭蘇縣的天馬文化全國唯一。昭蘇縣馬產業不能按老一套的思路發展下去,必須將馬產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去”將伊犁馬培育成國內賽馬業的旗艦隊,拓展各種馬術活動項目讓市場認可。“跑起來”就是要以伊犁馬為抓手,通過各種賽馬活動,提升伊犁馬的附加價值,推動伊犁馬的良種繁育,讓馬產業自成體系,融合不同產業,發展騎乘等體驗性旅游產品,將馬產業融入到全域旅游之中。通過發行相關賽馬體彩可以提升馬產業的內在價值。
第三、開發特色小鎮主題模塊。昭蘇縣人文歷史底蘊深厚,昭蘇是古代烏孫故里,細君公主墓是伊犁大草原中規模最大的古墓之一;夏塔古城是西漢的邊關重鎮;波馬古城是距今兩千年前的早期人類活動遺址;波馬界碑是反映清朝光緒年間沙俄侵占我國領土、各族軍民頑強抗爭的歷史;圣佑廟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藏傳佛教;格登山功碑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歷史見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積淀著歷代邊防軍人和軍墾人戍邊守防、保家護國的故事。昭蘇具有“一體多元、融合開放、具有新疆特色、昭蘇特色”的現代文化。有納吾孜節、肉孜節、祖臘節、阿肯阿依特斯大會、賽馬會、敖包節等多種形式的民俗活動,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將這些豐富的元素融入到特色小鎮的打造中,為全域旅游的建設發展增加新的亮點。
第四、開發民宿度假模塊。民宿的本質是一種文化的回歸,其核心是文化的體現。昭蘇縣的哈薩克民俗文化保留完整,可以依托民宿產業將哈薩克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讓游客充分體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以此拉動民宿產業的發展,對帶動當地老百姓的就業和增收也將是一項非常有效的舉措。
三、昭蘇縣旅游產業模塊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1.打造全域旅游分類模塊主題的思維尚未建立。新世紀以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對當前我國社會在經歷改革開放40年發展所發生的變化做出了科學的判斷,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演變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我們在打造全域旅游中,將其全縣的旅游資源進行模塊分類,打造成不同主題風格,再將其運用到全域旅游的模塊化過程中。正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經歷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需求層次也更高。旅游消費作為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一項重要體現,也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需求,推進全域旅游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將旅游資源進行模塊主題分類,正是針對旅游產業發展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一項創新。以此充分發掘旅游資源的內在價值,提升旅游產業的服務品質。
2.模塊主題在推廣中易產生同質化現象。主題模塊在不同鄉鎮廠推廣中,容易出現同質化現象,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再加之旅游企業對旅游產品的設計創新的力度不夠,全域內容易造成模塊推廣跟風模仿,導致旅游消費體驗同質化現象,嚴重影響消費者的體驗感。
3.模塊主題在推廣中各鄉鎮廠利益主體之間易產生矛盾。各鄉鎮廠根據自身旅游資源在進行主題模塊化的過程中,旅游體驗項目的投資商,旅游產品的開發商,旅游服務的供應商,旅游中介公司,當地政府和居民,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時候,容易產生利益分配的矛盾。進而導致各利益主題之間在為消費者提供旅游服務的質量上大大折扣。造成全域旅游的品質及收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四、昭蘇縣在推進全域旅游中將旅游資源模塊化的對策及思路
1.全媒體時代通過制作全域旅游主題模塊的宣傳資料,借助各種信息渠道及平臺進行發布,讓全縣的群眾都能及時了解這一全新旅游開發新模式,動員全縣群眾積極參與到全域旅游主題模塊化的打造中。
2.負責旅游產業發展的政府主管部門在前期模塊規劃設計中應統籌協調好全域旅游主題模塊各參與方的職責等具體性分工,建立起相關的制度體系,保證項目的順利推進,避免出現同質化競爭,導致各利益主體受到損失。
3.建立全域旅游主題模塊化中參與方的利益協調機制。建立利益方溝通平臺,具體包括利益方定期召開大會就全域旅游模塊化后出現的問題及時溝通,制定針對性措施調整利益分配方案在利益最優化下達成共識。制定信息公示制度,將參與方的各種經營、管理等事項定期進行公示,讓各方成員知道利益群體的相關信息,加大公開信息的透明度,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的技術,及時發現、了解經營中出現的問題,讓各方的矛盾能夠及時化解,建立合理地利益分享機制,加強各方共同參與的監督調節的機制,建立相應的懲罰措施,用制度來規范各利益方的經營活動,嚴懲違反規章制度損害各方利益的行為,只有建立了制度作為保障再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并統籌協調好各方的利益關系。才能有效保障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