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琳 吳小蘭
摘 要: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當今時代,受眾越來越向往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隨著《向往的生活》這一類重情感、風格溫情的紀實類綜藝欄目闖入大眾視野,紀實類綜藝欄目已成為當下較為流行的綜藝類型。與追求感官刺激的競技類欄目不同,這類欄目注重實現受眾需求,體現生活內涵,傳遞正能量的價值觀,展現出不盲從、敢于創新的欄目形式。本文以《向往的生活》欄目作為案例分析對象,分析紀實類綜藝欄目發展中的戰略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以促進紀實類綜藝欄目的健康、長遠發展。
關鍵詞:綜藝欄目;向往的生活;傳播學
紀實類綜藝欄目是近年來比較被受眾喜愛的一種欄目類型,讓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牌欄目也有很多。如《向往的生活》、《青春旅社》、《親愛的客棧》等,這些紀實綜藝欄目以其在地域性的心理接近性與題材的貼近性,和受眾吃穿住行等與生活經歷相關的內容,獲得了受眾的關注,以富有創意的節目形式和對受眾心理需求的深度把握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收視熱點,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向往的生活》以舒適自然的農村生活為內容來展現,主持人離開城市, 在依山傍水的田園環境中,邀請客人、接待客人,和客人一起做飯,一起做農活,在農家院里過著自給自足、舒適的生活。《向往的生活》展現了鄉村生活的舒適、便利的交通道路,體現了現代農村生活的美好圖景,表達了一種對淳樸民風和安逸生活的向往,符合受眾更加向往田園生活的趨勢。
一、《向往的生活》的傳播價值和意義
(一)對生活本質的回歸。《向往的生活》不僅通過節目滿足受眾對于悠閑的田園生活的期待,也融入了中國本土文化觀念元素,及弘揚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1],節目展現的生活傳達了對生活本質的回歸呼喚,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向往的生活》有一條生活要求,即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中國在以前,過得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活,第一條要求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獨立和勤勞。如在節目中,主持人剛到農家小院時,沒有現代的炊具,只能親手用磚塊搭泥灶,在泥灶上用柴火做飯,不夠的食材去田里摘,下田插秧,他們在勞動中很真實,在勞動中感受到快樂的生活。自力更生的生活狀態充滿樸素,真實,這就是生活本來的樣子,節目傳遞了對生活本質回歸的呼喚。《向往的生活》塑造出來樸素真實的鄉村生活,傳達了對本質生活回歸的呼喚,是節目的創新之處,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
(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目前城市生活節奏快,人們壓力普遍大,《向往的生活》不僅呼喚回歸本質生活,也傳遞出對現實生活的反思。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也提高,工作壓力也普偏大,生活節奏特別快,人們漸漸感受不到簡單的幸福。節目中呈現樸素的鄉村生活,自然、舒適、安逸、令人羨慕,黃磊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吃,沒必要活的那么辛苦。幸福其實很簡單,但幸福又特別不容易。生活中的人們應當從中得到感悟,思考幸福的含義,并反思現實生活的生活態度。在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的新一代多數“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缺少在節目中,年齡小的嘉賓懂的生活常識偏少,年齡較大的嘉賓掌握的生活常識較多,嚴重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自理能力,這是值得整個社會反思的問題。
二、從傳播視角看紀實類綜藝欄目存在的問題
(一)傳播內容原創性有待加強。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綜藝欄目,都逃脫不了欄目同質化的發展困境,這也是綜藝欄目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面臨的狀況,同質化產生的原因,是國內原創節目少,過度依賴國外版權的引進與購買。自從《向往的生活》受到大眾喜愛和關注之后,同類型欄目就多了起來,比如《青春旅社》、《親愛的客棧》、等欄目,主要內容都是相關于邀請客人、接待客人、一起做飯,內容都大同小異。綜藝欄目只是因為制作平臺的不同而又不同的傾向,但大體還是趨于同質化發展的,缺乏創新。同質化的欄目會使受眾對此類欄目減少新鮮感,產生審美疲勞,原因在于缺乏創新性,依賴版權的引進,又造成同類型欄目出現,產生同質化現象,不利于傳播效果,傳播內容原創性有待加強,這是所有欄目制作方值得所思考的問題。
(二)傳播內容單一。在現代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下,廣大受眾觀看綜藝欄目主要目的應是快速放松自己,競技類真人秀綜藝欄目注重緊張氣氛,笑點連連,達到讓觀眾快速放松的狀態。紀實類綜藝欄目節奏緩慢、風格溫情,但是內容較單一,長期如此發展將不利于受眾對節目的忠誠度。以《向往的生活》為例,節目內容缺少明星之間的競爭和沖突,主要以嘉賓聊天、做飯等簡單的相處模式為主,但是這樣平和的節目節奏使得節目趣味性、生動性缺失,容易使觀眾的熱情在平和的節奏中消退,觀眾觀看的熱情難以維持。當下,綜藝欄目處于迅速發展的狀態,綜藝節目數量多,競爭激烈,容易分散受眾的注意力,受眾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欄目。紀實類綜藝欄目單一模式化、缺少刺激因素等會讓觀眾對節目的忠實度大大降低,因此,在欄目中增加內容多樣性,也不缺失娛樂性,是紀實類綜藝欄目制作方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三、對紀實類綜藝節目的發展建議
(一)注重創新。創新不但會讓觀眾對節目保持新鮮感,還能使綜藝節目突圍同質化現象。綜藝節目同質化的一個原因,是過于依賴國外版權,缺乏自主創新,以及與本土化的結合。要想做到自主創新,就要正確認識到文化對于綜藝節目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引進海外版權之后,可以結合本土化特點,將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融入到節目的創新中。其次,綜藝節目在提供娛樂性的同時,也要讓觀眾感受到節目的文化理念。若是能把中國的文化歷史、中國傳統等融入節目中,既以創新理念吸引受眾,又能激發受眾的文化認同感,促進文化傳播。大火的《向往的生活》《青春旅社》等紀實類綜藝欄目就被譽為綜藝欄目的一股清流,受到大眾熱烈追捧。這兩檔欄目內容依托于傳統文化,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要做好創新和文化傳播,也離不開國家相關機構的鼓勵和支持。無論是網絡綜藝欄目還是電視綜藝欄目,都需要相關政策做出調整,鼓勵在堅守正確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促進綜藝節目的質量提升,從而使綜藝欄目突圍同質化,促進紀實類綜藝欄目健康和長遠發展。
(二)注重受眾需求。在綜藝欄目飛速發展的今天,紀實類綜藝欄目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向上的發展,依然應該遵守這條主線,即以受眾需求為主,從受眾需求角度篩選傳播內容,確定自己節目的目標觀眾,制作出滿足目標受眾審美需求的節目產品,這樣辦出來的欄目才會被廣大受眾所接受、喜歡。
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將審美愉悅性分為三個層次:悅目悅耳、悅心悅意、悅志悅神[2]。娛樂節目不能再停留在只追求悅目悅耳的感官感受層面, 要以受眾的心理感受出發,追求悅心悅意、悅志悅神的高層次審美價值。
紀實類綜藝欄目與時下風靡的各種競技類綜藝如《極限挑戰》、《王牌對王牌》等形成鮮明的對比,競技類欄目追求緊張刺激的節目內容,紀實類綜藝欄目節目節奏平和,注重傳達生活理念,滿足了受眾的心理訴求。如《向往的生活》,節目內容遠離城市,呈現返璞歸真的生活,其獨特的風格,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其富有創意的節目形式和對受眾心理需求的深度把握,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收視熱點,紀實類綜藝欄目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結 語
《向往的生活》雖不是盡善盡美,但其中體現的傳播價值和意義仍值得其他綜藝制作學習和借鑒,從傳播視角對紀實類綜藝節目提出的問題和發展建議也是誠懇的,希望能為紀實類綜藝欄目的創作提供思路。
注 釋
[1] 劉玢.向往的生活社會文化價值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8):96—97.
[2] 李澤厚.美學四講[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