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 博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鍵字:計量檢定 信息化體系 信息化社會影響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已經離不開計算機,而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與發展,這就促使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期。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給社會上的各個行業都提供了便捷,對于計量檢定事業也是如此。把信息化技術結合于計量檢定機構中,已然成為計量檢定事業發展中的一部分。這樣既能提升計量檢定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提高數據測定的準確率。由于計量檢定信息化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興技術,所以其還存在著些許的不足,所以,相關方面的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我國社會的發展現狀以及計量檢定事業的自身情況,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創新改革措施,提升檢定水平,為我國的計量檢定信息化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為我們的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1)計量檢定事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計量檢定事業中不僅可以提升檢定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操作能力,還可以促進計量檢定工作的公平性、客觀性。所以,當前計量檢定機構把信息化建設當做其改革的關鍵。不斷提升計量檢定的信息化技術,能夠增加計量檢測的效率、減少了管理成本。但是由于社會信息化的建設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檢定部門的信息化水平不同,所以當前面臨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信息化的普及水平不一,每個機構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各有不同,呈現出了一定的層次差異化;其次是計量檢定機構的信息化標準不明確,造成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檢測標準,沒有規范性;最后是信息化技術人才的缺乏,相關專業人才短缺,就無法保證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的正規化。
(2)計量檢定事業信息化的主要功能
現階段,基本上每個計量檢定機構都有著各自的信息系統,通常這些信息系統都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客戶與機構的交流溝通關系,一方面計量檢定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與客戶進行商務交流;另一方面,相對于客戶,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最新資料信息,客戶也可自己查詢相關信息,這為客戶提供了便利。所以,計量檢定事業融入信息化技術是很必要的,它不但可以促進計量檢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使計量檢定事業更好的順應社會的發展。
(3)計量檢定事業信息化的主要體系構成
計量檢定事業信息化的主要體系主要如下:首先創建信息化技術運行的相關平臺,這就需要把檢定標準、檢定程序、檢定模式等融入進去,這樣可以獲得更加準確公平的檢定結果。信息化平臺總體構架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分為內網和外網。內網主要是將檢測業務分配下去,負責具體的檢測工作,制定相關的檢定程序與準則進行精準的檢定事務;外網主要管理事務的接入,通過外網可以與客戶進行交流,保護檢測工作與數據庫的安全。
(1)制定計量檢定信息化管理制度
雖然目前社會上大部分的計量檢定單位已經設定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計量檢定的質量還是沒有提升,這是因為其管理制度還是不夠健全,由于沒有嚴格的管理規章造成檢定方式參差不齊,檢測的準確率大大折扣。因此,第一,我們需要完善計量檢定信息化事業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從機構的信息化特性出發,重點關注信息化技術的準確性、公平性,調整好管理規范和管理制度;第二,信息化技術檢測記錄應準確清楚,依據管理規范應保證檢定的可追溯性,確保檢測過程的可靠性;第三,管理制度中要制定出相應考核方法、工作規范、工作目標等條約,提高員工積極性,為單位創造效益。
(2)提高社會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度
目前,我國相關機構對計量檢定信息化的重視度還不夠大,主要體現如下:由于市場強烈的競爭,社會上大多數的計量機構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獲取更多的利益,將機構大部分資金投入到市場競爭方面,而忽視信息化技術的建設。雖然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收益,但是缺少硬件基礎,會造成計量檢定工作效率無法提升,為計量檢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阻礙。
(3)提高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
計量檢定系統會存儲大量的信息,若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就會造成信息流失等問題,因此,要對安全性給予足夠的重視。應用最新的技術來改革當前的安全模式管理,由技術高層確定出完善的安全規范,嚴格防護系統安全。進行數據傳輸時應進行加密。設立安全檢查小組,進行系統定期排查,以確保及時解決問題。
(4)培養計量檢定信息化人才
隨著計量檢定事業進入到信息化時代后,要快速培養信息化專業人才,才能更快的適應信息化的發展,更好的發展計量檢定事業。檢定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多個方面來實現,首先要為工作人員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聘請專業教授為工作人員更好的講解信息化技術,進而提高檢定人員的創新與技術能力;其次是加大人才資金的投入,吸引高技術人才,充實檢定機構的人才庫;最后是設定健全的員工考核標準、獎懲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與業務水平。
(5)建設計量檢定信息化體系的靈活性
計量檢定建立信息化體系需要進行大量的考察與分析,這可使信息化體系具有相應地靈活性,可以適應檢定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通過長期的調研可以確保信息化體系包含全部可能發生的檢定事務,并確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法,為機構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進而增加檢定的效率以及機構的服務水平。
鑒定一個計量檢定機構的能力的標準就是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傳統的計量檢測由于技術原因無法進一步保證檢定工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造成檢定技術遲遲得不到提升。但信息化技術與計量檢定的結合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建設管理,不僅可以實現檢定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還增加了整個檢定過程的效率,進而促進了社會計量檢定事業的發展。
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化工業生產等都離不開計量檢定事業,有了權威的檢定數據,才能確保社會上各個行業生產、科技保質保量,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繁榮的發展。計量檢定數據只有具有權威性,才能確保計量檢定事業的地位。在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普及的今天,傳統的檢測模式呈現出誤差大、外界因素干擾多等缺點,限制了計量檢定事業在社會上的發展。應用信息化技術,計量檢定排除了大部分的外界干擾因素,大大提升了檢測質量,提高了服務水平,檢定結果更加權威,促進了社會計量檢定技術的發展,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計量檢定事業推廣信息化技術,一方面提高了機構計量檢測效率以及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計量檢定機構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信息化的最新技術和計量檢定的發展方向,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