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采取全樣本研究的方法,對近三年來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新教師入職培訓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分析,指出了其中的問題與不足,并為進一步改進新教師入職培訓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新教師;入職培訓
作者簡介
周旖(1981-)女,碩士研究生,講師,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財經與管理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高職高專新教師入職培訓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8RSZ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2016-2018年3年間新入職的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采取全樣本調查的方式,通過發放問卷收集信息,詳細描畫出了這些新教師的年齡、學歷、資歷等特征,并收集了他們對所接受的新教師入職培訓的主觀評價。希望能從新教師群體自身特點及任教至少1年以后對于入職培訓的評價這兩個角度出發,提出改進高職高專新教師入職培訓的有效建議。本文主旨在于詳細分析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近3年來新教師入職培訓的實際狀況,為下一步提出合理建議奠定基礎。
一、新入職教師群體特征:年輕化,高職高專經驗缺乏
從問卷中收集到的信息來看,該群體比較年輕,71%的人都在35歲以下,這也和學院招聘教師時設置的條件有關系。從入職前的經歷來看,僅有22%的人有過高職高專的工作經歷,17%是高校應屆畢業生,44%來自于行業企業,從學歷情況來看,除1人為大專學歷以外,其余全是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入職前工作年限分析,有20人達到了5年,占48.78%,說明這一群體有著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也符合國家對于高職高專教師應由行業企業工作背景的要求。從這些特點來看,新入職專任教師整體條件較好,滿足了年輕化、高學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驗等特點。同時,可以發現這些新教師們自己沒有高職高專學習或者工作的經歷,因此培訓中關于高職高專教學工作的特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3年以來的新教師入職培訓,包含的內容有教學理論、師德師風、教學設計、授課技巧、高職高專學生學情分析等,從內容設置上來看還是比較全面的,且從受訓者的反饋來看,認為最重要的培訓內容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教學設計、授課技巧和高職高專學生學情分析。所以,從內容設置上看來,基本上能滿足新入職教師的需要,但從受訓者入職以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來看,大多數新教師認為自己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較差。由此可見,雖然在培訓內容中涉及到了學生學情分析,但是如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與這些相關的培訓內容的效果還是比較欠缺的。
關于培訓時間,受訪者的回答居然大相徑庭,事實上,關于這個問題的設計,初衷是想掌握新教師入職培訓的平均時長。結果卻顯示出受訓老師對這一簡單問題的認知存在較大的偏差。在有效的41份問卷中,有6人填寫了1天,2人填寫了7天,1人填寫了10天,1人填寫了15天。事實上,每年的新教師培訓,相關部門都會制定培訓方案,關于培訓時間有明確的設計。如在學院《關于舉辦2019年新入職教師的培訓通知》中,就有集中培訓1天,網絡學習3個月,以及長達1個學期在導師指導下的課程設計等內容。但是受訓者認識的培訓時間卻如此不一致,那就說明對于入職培訓所涵蓋的內容及方式,大家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晰?;蛘邚牧硪粋€角度說明,是培訓的組織部門沒能清楚地介紹培訓時間。
從這3年的新教師入職培訓方式看來,主要還是采取了現場教學、理論授課和導師個別指導這3種方式,選擇這3個選項的老師分別占比75.61%、73.17和68.25%。在調查你認為高職高專新教師崗前培訓中采取哪些形式較為合適這個問題的時候,選擇人數排前3位的是現場教學、導師個別指導和理論授課,分別占比90.24%、65.85%和41.46%。如此看來,在培訓方式的選擇上,現有的方案設計和受訓對象接受完培訓并工作一段時間以后所作出的選擇基本一致。理論授課選擇人數占比下降,主要原因估計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了解理論和掌握理論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問卷中分別就新教師入職培訓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層面進行了效果的評估,這3個層面的綜合評分分別為4.18、4.12和4.02分。在對知識層面的收獲進行評價的時候,得分最低的項目是“了解學院主要業務辦理流程”,得分為4.05分。在知識層面效果評價的全部9個項目中,也僅 有這個項目有1人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的評價等級上選擇了“非常不同意”這一等級。其他選項所有人的選擇均在“一般”等級之上。這說明在現有的新教師入職培訓設計中,更多考慮是作為一名教師,其開展教學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知識,而沒有太多地去考慮作為組織的一名新成員,要想更快更好地融入一個新組織,還需要了解組織歷史、現狀、各種工作業務辦理流程等內容的介紹。
在對技能層面的收獲進行評價的時候,全部8個選項有4個選項分別有1人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的評價等級上選擇了“不同意”這一等級。這4個選項分別是創建豐富、復雜的學習(線上或線下)活動,調控整個教學過程,應用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和設計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其中,得分最低的項目是“設計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得分為4.02分。這說明新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還是如何有效地實施自己的教學活動。因此,新教師入學培訓的技能培訓重點,還是應該著眼于教學實施相關技術技能的訓練。
在對能力層面的收獲進行評價的時候,得分最低的項目是“承擔教學科研項目”,得分為3.9分,有3人對這一項目的效果做出了“不同意”的等級評價。有1人對在教學設計上進行創新實踐這一項目給出了“不同意”的等級評價,有1人對在校本課程的研發中作出貢獻這一項目給出了“非常不同意”的等級評價,還有2人和1人分別對“有效管理教學/科研項目”和“規劃自身職業發展”做出了“不同意”的等級評價。從受訪者的選擇中不難看出,他們認為自身的教科研及創新能力還是比較弱的。這也是符合現實情況的,調查的對象中,成為高職高專教師時間最長的那部分人群也不過剛3年的時間,最短的才僅僅1年。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教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比較長時間,需要在進行了一些實踐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培養起來。
在“到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工作至今,你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這個項目的調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困難分別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較差,占60.98%,教科研壓力大,占36.59%,以及教學設計難度大,占29.27%。高職學生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如何針對高職學生特點,督促學生增強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開展有效的教學,應該是新教師入職培訓的重要內容。此外,考慮到教師自身的長遠發展,加強對教科研工作的指導、培訓,也應該是加強師資能力提升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參考文獻
[1]關林.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的困境與出路[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系部素質教育,2019(11).
[2]張慧.民辦高職院校新教師培訓現狀調查研究--以上海市民辦高校Q項目新教師培訓為例[J].上海師范大學,2019(05).
[3]陳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淺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08).
[4]徐金華.高職院校新教師入職培訓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大連海事大學,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