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禹 張立君 周國輝 任偉 段喜萍 崔艷玲
摘 要:工程教育認證對于培養專業工程人才、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三全育人”為視角,開展工程教育認證,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提升人才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三全育人”視角下工程教育認證路徑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堅持全員育人,建立輔導員、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顧問相互結合指導隊伍;第二,貫徹全過程育人,實現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生發展全過程;第三,推進全方位育人,構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一體化的育人平臺。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人才培養模式;三全育人
一、引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是新時代推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堅持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
工程教育認證是工程專業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工作,能夠培養高素質的工程人才,為工程建設提供充分人才保障。但是,傳統的工程專業認證在人才培養上,存在重知識與技能,而輕思想政治教育的趨勢。這影響了符合當前國家發展形式下的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如何在工程教育認證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關鍵。基于此,本研究將以“三全育人”為視角,探索工程教育認證路徑,以期為提升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提供理論啟示。
二、實施意義
以“三全育人”為視角,探索工程教育認證路徑,是加強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將“三全育人”理念貫徹到人才培養模式之中,能夠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在工程教育認證各個環節,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同時,以“三全育人”為視角,探索工程教育認證路徑,是提升工程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的意見》,作為工程教育認證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體系。貫徹“三全育人”理念,能夠更好引入工程專業學生了解國情民情,認識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的社會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工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
三、實施路徑
堅持全員育人,建立輔導員、專業老師與企業技術顧問相互結合指導隊伍。
全員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堅持全員育人,要求在工程教育認證推進中,建立輔導員、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顧問相互結合的一體化育人,整合各個方面資源,夯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基礎。
第一,學校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對工程專業學生進行價值引領。輔導員在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對工科專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感與世界觀,引導他們在專業發展上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第二,專業教師要實現德育與專業教育的統一。專業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而且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專業教師可以結合所講授的專業知識點,介紹相關知識的社會需求與難題,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引導他們樹立的正確的職業理想。第三,企業技術顧問要積極參與到工程教育認證之中。由于工程專業專業性強,同現實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學校要積極引入企業技術顧問參與指導,以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認識國情民情,了解工程專業的現實需求。這有助于工程專業學生立足專業社會需求,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貫徹全過程育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生發展全過程。貫徹全過程育人,要實現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工科專業學生的發展全過程。在入學教育階段,學校可以進行專業認知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工程專業學生對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這可以強化工程專業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促使他們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能夠關注國家需要與社會需求。在人才培養階段,學校可以結合專業的內容以及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比方說,學校可以向計算機及通信專業學生介紹我國在5G技術發展上的成就,提高該專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畢業階段,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在開展就業指導過程中,可以向工科專業學生重點介紹國家在“三支一扶”、大學生入伍等方面的政策,鼓勵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到國家需要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
推進全方位育人,構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一體化的育人平臺。推進全方位育人,要構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一體化的育人平臺,在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作用的同時,也要依托第二課堂,推進思想育人工作。一方面,以第一課堂為載體,開展工程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思政課程的教育質量,使工程專業學生在思政課程中,能夠進一步了解黨與國家的政策,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專業教師可以推進課程思政,依托專業課程教育,開展思想教育。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專業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融入“科技報國”先進人物事跡典型,發揮先進人物的榜樣作用,激發工程專業學生應用專業知識服務國家與社會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營造豐富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學校可以通過舉辦主題黨課、思想交流會、社會服務實踐等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提升社會責任感,推動他們將專業成果應用到社會服務之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葉佳.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工作機制研究[J]高教學刊,2019,15:46-48.
[3]王習勝.“三全育人”合理性的邏輯詮釋[J]思想理論教育,2019,3:52-56.
[4]余壽文.工程教育發展的目標與分類分層推進的策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6-12.
[5]范小鳳.論新時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運作機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