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萌萌
摘要: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關之年,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曲靖市是云南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從十三五開局到現在,曲靖市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脫貧攻堅的成果不是一勞永逸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十四五”時期極為重要且緊迫的任務。本文著重分析2020年后扶貧領域需要關注的重點人群和重點問題,為“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曲靖市;“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重點人群;重點問題
一、 “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需關注的重點人群
“十三五”期間采取的精準扶貧措施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獲得必要生計資本基本實現了穩定脫貧,而老少病殘等特殊群體雖然最終也依托社保兜底實現脫貧,但是他們脫貧脆弱性極大,返貧風險也較高。
易地搬遷戶也是接下來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人群。“十三五”期間,曲靖市共有156823人完成異地搬遷。農業資源對農業人口而言最為重要,而搬遷反而還減少他們的農業資源。搬遷戶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適應能力差、自我發展能力較弱。搬遷戶如何在農業資源減少的情況下轉變生存方式,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需要我們持續關注的問題。
隨著近年城鄉之間的低收入人口流動性逐步增強,城市貧困群體數量也在顯著增加。精準扶貧階段,城鄉采取的是兩個標準的分治的方法,城鄉兩套扶貧政策體系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大量的貧困群體被排斥在救助范圍之外。但整體消除絕對貧困以后,已不存在固定的特殊貧困群體,而是涵蓋城鄉各個社會階層。
二、“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需關注的重點問題
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消除絕對貧困的同時,如何實現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培育起來的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快提高脫貧戶生活水平是一個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2020年后,城鄉、區域、群體間差異依然在全市范圍內存在,“十四五”期間,唯有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產業,加快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甚至收入增長高于其他群體,才能真正縮小收入差距、緩解城鄉、區域或群體之間發展的矛盾。
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農村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將成為影響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批農業人口進城務工,農村人力資本短缺。同時,城鄉發展不平衡,大多數農村缺少合理的人才引進機制,導致高學歷人才不愿意選擇到農村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后續發展問題。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的一種重要模式,但易地搬遷實施是否成功,評判標準在于遷移戶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搬遷戶有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價值理念等,很難適應新的就業形勢。其次,異地搬遷戶收入來源較單一,幾乎沒有金融資本存量,抗風險能力弱,因此無法承擔自主經營產生的風險。再次,搬遷戶多數自身文化素質并不高,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只能從事汗水型、低報酬的工作,這類工作本身就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因此很難保證搬遷戶就業可持續性。
貧困人口自身發展動力問題。十九大報告之所以強調,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是因為精準幫扶切實改善了貧困家庭生活狀況,但主要是通過“外力”來提升貧困人口吃、穿、住、行等物質層面上的生活條件,一旦外部幫扶力度減弱,其返貧的風險會很高,扶智同時扶志,才能讓貧困人口具備尋求脫貧路徑的能力和擺脫貧困的信心,這才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決定因素。
鄉村治理現代化問題。良好的鄉村治理體系能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提供重要保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還進一步提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強調“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迫在眉睫。
基層組織的作用發揮問題。農村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行政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都要依靠各種基層組織和群眾共同努力完成,基層組織擁有不同的任務和職責,在農村各項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是農村開展各項工作的組織核心,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求狠抓農村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主要體現在:是農村貫徹黨的各項路線方針的領導核心;是農村各項中心工作的組織核心。
農村合作社:農村合作社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最典型的一種經濟組織,不但能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能夠為廣大農民提供有針對性的社會服務。但農村合作社在我國發展歷史較短,形式也較為單一,要切實發揮農村合作社的積極作用,其組織和服務體系還有待完善。如何完善農村合作社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將成為“十四五”期間一項重大課題。
村民自治組織:“十三五”時期村民自治組織為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發揮了巨大作用,村民自治組織是貧困地區最基本組成單位,使扶貧規劃的優良載體。“十四五”時期的貧困群體的特征將發生重大變化,減貧工作將由“特惠”轉向“普惠”,村民自治將成為推進“十四五”期間減貧工作有效實施的必然要求,因此村民自治組織的能力和權威將影響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的有效性。
基金項目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2]李三輝. 自治、法治、德治:鄉村治理體系構建的三重維度 [J]理政治與公共管理,2018(04).
[3]張琦,孔梅.“十四五”時期我國的減貧目標及戰略重點[J]改革,2019(11):117-125.
[4]李金龍.柳汨.論村民自治與鄉政管理關系的重構———基于理論、制度與運行相結合的視角[J]漢江論壇,2011(8):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