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結
摘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出行方式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汽車成為當代人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每個城市的汽車數量也在持續增加,市場對汽修人才的需求量更大,高職作為培養汽修方面人才的前沿陣地,引入崗位式教學能夠促使教學貼近實際生產崗位,幫助學生在校期間熟悉崗位環境、工作內容、職業素養以及能力要求,有助于其未來的人才競爭和就業擇業,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進程。
關鍵詞: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崗位式教學;實訓教學
汽車作為一項朝陽產業,其在我國擁有巨大的發展前景,尤其在經濟建設新形勢下,居民生活工作對汽車的需求持續增加, 市場對汽車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大。汽修專業作為高職教育的基礎性專業,其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創新意識。但是基于以往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沒有得到更新,教學與崗位需求相脫節,對學生未來市場競爭帶來阻礙。崗位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其通過創設具體的崗位情境,將崗位需求與教學過程充分結合,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不僅能夠鍛煉崗位技能,還能夠深化對汽修崗位的理解,熟悉工作環境、職業要求以及崗位特點,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
一、崗位式教學概述
概念定義。崗位式教學主要是指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根據專業特點以及技能要求,結合高職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認知規律,創設實際崗位工作情境,引導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并且發展與崗位要求相符合的各項能力。當前我國汽修專業對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需求量較大,引入崗位式教學可以促使專業教學與崗位工作無縫對接,在具體的工作環境和生產崗位下,幫助學生獲得從業所需要的能力。
具體特征。崗位式教學具備以下幾點特征:第一,情境性,通過創設具體的崗位情境,促使學生在情境中獲得工作經驗和知識技能,學生在崗位操作中,不僅能夠對崗位形成感性認知,還可以完成理性知識的升華與鞏固;第二,行動性,在崗位式教學下,其將社會實踐、生產操作、基礎知識以及技能訓練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基于具體崗位下進行親身經歷,通過討論、實踐、探究、思考以及觀察等方式,實現既定實訓目標,所有實訓內容都需要學生主動行動,在體驗中完成知識發展;第三,主動性,與以往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崗位式教學更加注重突出學生主體意識,在整個實訓中,教師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實訓項目需要學生主動操作完成,并且在操作中獲得相關的體驗和能力;第四,反思性,反思能力是當代人才需要具備的最基礎能力,通過反思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審視,將獲得的能力和知識進行串聯,進而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在崗位式教學下,學生能夠更好的開展反思活動,通過提煉、概括、整理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吸收和鞏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理念。
二、崗位式教學在高職汽修專業項目化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符合市場人才需求。當前市場對汽修人才的技能要求更高,其具體體現在職業素養、基礎知識、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和技術能力。以往以傳授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實訓教學主要以鞏固理論知識為主,通過教學學生的各項技能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發展,但是與市場人才定位和需求依然存在較大偏差。崗位式教學更加貼近實際生產,并且在實訓中通過具體的項目和任務,引導學生在既定的情境中完成知識內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獲得與企業崗位要求相關的能力,符合市場對汽修人才的需求。
豐富學生崗位經驗。汽修崗位的技能性和專業性較強,企業在招聘人才中,更傾向于吸納具有一定崗位經驗的人才,在進入崗位后不需要經過長期培訓即可勝任本職工作。高職學生在畢業后,由于缺乏一定的崗位經驗,無法謀求更好的崗位和發展空間,需要在長期崗位實踐中積累經驗。崗位式教學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立足于實際崗位生產,學生在實訓中不僅能夠熟悉崗位特點和環境,還能夠不斷積累自身的操作經驗,在經過系統的實訓鍛煉后,會具備一定的崗位經驗和實踐技能,在畢業后快速融入到崗位中。
推動汽修專業改革。汽修專業在教學方面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但是以往的教學更加重視知識傳授,在實訓中主要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式掌握技能,專業改革進程緩慢,人才培養質量也與市場定位存在較大差異,對高職院校社會知名度的提升十分不利。崗位式教學與以往的實訓模式不同,其更加強調崗位與教學的有效銜接,立足于崗位需求開展實訓活動,在擬真的崗位環境下,需要教師主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促使實訓內容更加合理,滿足學生對技能的需求。因此,崗位式教學有助于推動汽修專業學科改革,是對傳統模式的優化和完善。
提升院校育人質量。高職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以培養應用型、實踐型以及復合型人才為教學導向,學生在畢業后主要從事一線生產崗位。隨著社會用人標準和人才需求的轉變,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廣闊,人才競爭力也持續提升,很多企業都更傾向招聘高職畢業生。在汽修專業實訓教學中引入崗位式教學,有助于院校開展專業改革和教學創新,在先進育人理念和教學手段的支撐下,學生的各項能力、綜合素質、職業操守以及基礎知識也會獲得不斷發展,有助于提升院校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提升其育人質量。
三、崗位式教學在高職汽修專業項目化實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創設工作環境。實訓教學的目的是強化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在引入崗位式教學中,院校要基于汽修崗位的特點,將企業真實環境場景照搬到實訓車間中,并且對環境進行設定和改進,促使實訓環境更加符合工作環境。同時,在制定汽修項目中,要采用真實汽車,帶給學生更加真實的工作體驗,以職業操作為導向,突出能力培養的目標。在擬真的工作環境下,學生能夠更快的熟悉環境,并且通過親身經歷和體驗,對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深化認知。
調整教學內容。基于崗位式教學為核心的項目化實訓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要注重與企業崗位實際相對接,對原本的課程知識進行適當的整合和刪減,例如將維修技術、底盤檢修、電控系統、電氣構造檢修等課程內容進行提煉,融入到具體項目中,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同時,在調整教學內容中,還要注重根據汽修行業的發展特點,將前沿知識和技術融入到實訓中,例如目前在汽修行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電腦檢修技術,要將這一部分內容融入到實訓中,促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崗位需求,通過實訓幫助學生掌握電腦檢測儀的操作技能,便于其在未來崗位中更好的完成汽修任務。
規范實訓場景。汽修企業在為客戶提供服務中,需要對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進而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包括儀器設備資源、人力資源以及文化資源等,在既定的服務場景下,通過資源合理配置完成服務。因此,在引入崗位式教學中,高職院校要規范實訓場景,促使學生在擬真的場景中深化對崗位的認知。
例如在故障車輛維修場景中,教師要安排維修人員崗位和接待人員崗位,選擇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接待人員和維修人員。在故障車輛維修中,教學環節要以故障為核心開展,即判斷故障、分析故障、解決故障。在整個實訓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實訓教學也完全還原了真實的工作情境,學生通過崗位實訓,能夠獲得相關技能和知識,進而達到實訓目標。
優化實訓過程。實訓過程要與工作過程相匹配,促使學生通過崗位實訓積累崗位經驗、獲得技能發展。但是當前,由于高職院校的教師基本都是在畢業后直接進入教育崗位,自身缺乏一定的汽修崗位實踐經驗,在實訓過程中也無法還原真實的崗位工作過程,難以發揮崗位式教學的價值。針對這一問題,院校可與當地汽修企業進行合作,聘請其技術人員充當兼職教師。在企業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學生能夠在實訓過程中更好的掌握崗位知識,發現自身在實踐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而在未來的學習中有針對性的完善。
創新評價方式。評價是實訓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科學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缺陷,但是在以往的評價體系中,教師更加重視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在崗位式教學中,教師要綜合考慮評價標準,將學生的實訓表現、職業技能、行為習慣、職業思想以及職業道德融入到評價中,
總而言之,崗位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汽修專業實訓中,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需求合理應用,實現實訓教學與崗位操作的無縫對接,幫助學生在未來更快的適應崗位。
參考文獻
[1]魯學柱,吳明達.基于“崗位式教學”的高職汽修專業項目化實訓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0,(1):31-32.
[2]李江江,李海斌.基于技能大賽導向的高職汽修專業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9,(4):86-90.
[3]葉金虎.虛實結合實訓平臺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3):81-83.
[4]王青剛.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3):183-184.
[5]黃高勇.分層次教學方法在高職汽車實訓課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0):106,147.
[6]沈安兵.高職汽車專業實訓教學的管理研究[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00 (002):P.65-66.
[7]沈安兵.基于“項目式教學”理念的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00 (001):P.42-44.
[8]陳小龍.高職汽車檢修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3):64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