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群芳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檔案數字化管理是必然發展趨勢。與傳統紙質檔案管理相比,檔案數字化是一種現代化管理方式,它可以對原有的紙質檔案進行保護,并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因此,文章重點對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管理;風險
1 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管理存在的風險
1.1 過程管理風險
1)選擇風險。由于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離不開人力和硬件設備,因此,企業若是自行對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管理,則會導致投入資金較多,多數企業一般是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相應的數字化加工企業,對紙質檔案進行掃描,這要求專業數字化加工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實力、資質、專業人員和設備等,這些因素將對檔案數字化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2)合同風險。在選擇好外委單位后,在簽署合同時不僅要注意價格,而且還要審查設備及服務質量等,如果對這些細節問題不重視不注意,可能會導致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出現糾紛,直接對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的質量造成影響。因此,為規避合同風險,有必要在簽訂合同時進行全面考慮,并進一步對質量、服務、保密協議、評估方式和違約責任等條款進行細化。
3)檔案保密風險。一般,企業的檔案中都會涉及一些商業機密和敏感信息等,因此當紙質檔案數字化過程中,如若外委單位員工泄露企業的商業秘密,將會損害企業的利益,因此,需要制定相應的保密制度,并與加工企業簽訂保密協議,以防止檔案信息被泄露的風險;同時,企業檔案管理人員要嚴格甄別、篩選機密文件,如果檔案資料是絕密文件,則可以對其不進行數字化處理。
4)數據掛接風險。由于必須將掃描數據正確與紙質檔案系統條目進行掛接,因此,如果外委企業缺乏相關經驗、操作不正確或不熟悉企業檔案管理系統,則會出現檔案與紙質檔案系統條目不匹配的問題,情節嚴重還會損壞企業的檔案系統及數據庫。另外,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要重視掃描文件的命名規則,如果規則不明確,將在掛接目錄時出現重復或者混亂問題。
5)檔案拆裝損壞風險。由于數字化掃描需要拆分、重新裝訂、還原已歸檔的紙質檔案,在此過程中,如果加工人員不按規定操作,將會出現紙質檔案被損壞或者遺失。
1.2 硬件設備風險
1)數字化設備性能風險。因數字化設備的性能會對檔案數字化加工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必須對外委企業的硬件配置和掃描質量等進行了解掌握,以最大限度確保硬件設備和掃描的質量。
2)服務器容量風險。紙質檔案在數字化后,將生成數量較多的電子數據。企業在掃描時,需要評估當前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并科學配置服務器,將存儲容量問題考慮在內。
3)數據庫安全風險。在紙質檔案數字化處理后,必須對檔案管理系統條目進行掛接,并頻繁讀取數據庫內的數據,這將導致服務器存在安全風險,需要構建一個數據備份系統,以實時對數據庫進行
備份。
4)設備存儲介質安全風險。一些數字化加工設備由于自身具有存儲功能,在進行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和數字化完成后,應將存儲介質移交給檔案部門進行統一存儲,以防止員工將其帶出工作場所,導致企業機密外泄,影響企業的效益。
2 提高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管理的措施
2.1 對數字化加工管理制度進行完善
紙質檔案在數字化加工過程中,會涉及人員、財產、安全等各個方面,因此,應構建完善的法規和規章制度,如“數字加工處理安全保密管理系統”和“數字加工處理流程與技術要求”等。同時,要加大相應的監督檢查力度,以確保在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管理中有法可依。
2.2 加大對數字化加工場所的管理力度
在對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時,應在指定的工作場所完成,工作場所應達到國家的相關規定要求,在選擇場地時,應將安全問題考慮在內,確保選擇的加工場所具備較高的安全、規范性,加工現場應安裝相應的監控裝置,以使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具備較強的安全性,最大限度保障紙質檔案的完整性。
2.3 加大對數字化加工設備管理力度
如果用于數字化掃描的設備及其他物件是外委加工單位提供的,則必須保證設備質量達到檔案數字化的相關要求,并由企業進行出入安全管理,未經授權不得將工作設備和存儲介質私自帶出工作場所進行維護,如需將其帶出加工場所,應通過保密處理并經企業確認。同時,應對數據掛接設備進行嚴格管理,并通過封閉管理方式管理設備的輸入和輸出接口,嚴格禁止將檔案數字化設備和存儲介質與其他設備混用。在完成數字化工作后,應將掃描儀自帶硬盤和存儲介質交由企業統一存儲或銷毀。
2.4 加大數字化加工過程管理力度
1)對檔案的預處理進行規范,按要求為數字化檔案辦理交接工作,構建統一交接流程,并對交接過程進行記錄,在交接檔案時,分別由用戶、外委單位各委派一名員工負責移交工作,并由雙方確認簽字。2)根據相關規定要求,對檔案文件目錄的準確性進行核實,如有不正確的地方,則應根據檔案實體修改目錄;同時,嚴格按要求對未標頁碼的檔案進行頁碼標注,并區分各檔案的開始和結束頁碼等工作。3)根據檔案掃描要求,按卷進行拆分,對檔案的張數、頁碼進行清點,并對金屬裝訂物進行去除,整個過程要小心謹慎,以免損壞檔案。4)在裝訂時按原始檔案的裝訂方法和順序,而避免重新打印和整理檔案;在完成掃描后,雙方都應對裝訂完成的檔案進行清點確認,然后將其原封返回。
2.5 加大數字化加工質量管控力度
要嚴格檢查質量,加大對數據質量控制力度。1)保證掃描順序與計算機目錄、紙質檔案順序一致,不得出現重復或缺失頁面,以確保電子檔案的完整性。2)必須保證掃描后電子檔案清晰完整,滿足出版、展覽及其他使用要求。3)保證掃描后的電子檔案頁碼正確清晰,一般,紙質檔案掃描多使用彩色JPG格式文件存儲,要求分辨率高于300 dpi;在掃描時,如果紙質檔案字跡不清、紙張 柔軟,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掃描分辨率,以確保檔案數字化后的清晰度。4)優化掃描圖像,結合掃描數據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處理參數、亮度參數及對比度,并優化調整掃描后圖像文件的邊距等,以使數字化檔案與紙質檔案完全一樣。5)掃描頁面大小通常為A4,如果超過A4格式,則無法一次完成掃描,需對其進行無縫拼接處理。
2.6 加大對數據掛接質量管控力度
1)在對掃描后的影像文件進行命名時,應按相關的紙質檔案數字化技術要求進行命名;并參照相關的數字檔案建設指南進行目錄制作和掛接工作,并將其存放到檔案管理系統以供相關人員查閱。2)核對、驗收條目信息、掛接數據,使其與原始檔案保持一致,其中要求成品驗收準確率達到100%,要求電子檔案清晰度要達到相關的閱讀規定要求,且布局需科學合理、圖文掛接應保證100%準確;要求索引數據、掛接準確率應100%正確。
3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紙質檔案數字化是必然的趨勢。但由于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會存在較多的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加大對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的管理力度,以確保檔案數字化加工具備較高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黨霞.淺析檔案數字化建設中的若干問題[J].辦公室業務,2019.
[2]翟玉芳.檔案數字化建設中若干問題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