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豐蘭

摘 要:隨著創新創業的深入實施,師資隊伍的建設也變得越來越迫切。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普遍存在結構不合理、沒有把課程思政進行融合、缺乏激勵機制和人才提升培訓機制等問題。為此,本文提出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把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相融合,通過建立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管理體系和創新評價體系,建立1+N的教師服務體系,為教師的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保障。
關鍵詞:課程思政;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1(a)--02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改革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著力點,把完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作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支撐點。” [1]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創新的核心要素,是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但是目前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建設還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沒有把“課程思政”進行結合等問題,導致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偏弱,創新創業實踐指導力不從心,難以勝任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
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就是基于此提出來的,它以課程思政與師資隊伍相融合為基點,以師資隊伍能力提高培養體系、管理體系為抓手,以評價體系為激勵機制,以1+N的教師服務體系為載體,為教師的創新創業發展提供良性循環,為教師的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人才隊伍師資力量薄弱、結構不合理
隨著創新創業的高潮來臨,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加強了重視,但是很多的高職院校仍然流于形式,袁晶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2],尉肖帥提出師資單一性和結構的不合理性[3],從而導致對創新創業只有理論上的引導,缺乏創業的實踐經驗和企業的工作經歷,對創新創業專業理論上的指導知識不夠,從而阻礙了創新創業的發展。
1.2 缺乏課程思政和師資隊伍相融合
“課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實施“課程思政”,體現育人的價值導向,需要每一位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有效落實。劉清生指出教師“課程思政”理念缺乏,“課程思政”責任淡薄,現在高職院校面臨的是如何實現教師的“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融合,教師自身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學術修養等方面也面臨著挑戰[4]。楊雪芬指出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欠缺,應加強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讓他們真正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重任[5]。
1.3 培訓和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
李亞奇指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缺乏有效培訓和考核評價機制[6],導致對創新創業的師資也沒有進行專門的培訓和考核,他們認為教師是萬能的,教師自愿組成創新團隊就會自覺地去把這個事情做好,他們忽視了創新創業的時代性、教師知識的更新性和教師的懶惰性。
1.4 缺乏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提升機制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激勵機制和人才提升機制都是針對專業教師的,他們沒有把創新創業納入到整個師資計劃中,所以對創新創業的教師缺乏激勵機制和人才提升機制。王軍超指出創新創業教師不積極主要是由于缺乏激勵機制[7],黃一濤提出創新創業的培養機制與教師發展不相適應,缺乏教師提升機制[8]。
2 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思路
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以“課程思政”為價值引領,以師資隊伍為基點,以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管理體系為抓手,以評價體系為激勵機制,以1+N的服務體系為載體,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教師的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保障。
3 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內容
3.1 優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結構
通過“引聘培”等模式,引進、培養一批創新創業的教師,聘請相關行業成功者、企業家等優秀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改善、優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結構,適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需求。
3.2 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融合
把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進行融合,就是要充分提煉創新創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元素和價值因素,深入挖掘創新創業中的德育內涵和元素,挖掘創新創業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形成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規范,引導學生樹立和強化把關意識、守法意識、服務意識和創新精神,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傳授中融入“思政”元素。
3.3 構建合適的管理體系
創新創業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它所需教師的多元性,導致了創新創業指導老師們分布于不同的教研室及系部,當有創新創業項目時,根據項目需要會臨時組成一個短期團隊,當項目結束后,團隊便將解散,基本上沒有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來對創新團隊進行管理,從而導致師資隊伍的隨意性和流動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教師在創新創業項目中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得過且過,嚴重影響了創新創業項目的創新性和發揮性,從而也影響了師資隊伍的穩定性,所以要成立創新創業組織專門的管理機構,把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所需的資源配置從組織上得到保障。
3.4 建立合適的創新創業評價體系
創新評價體系的建設,首先,設立創新創業專項扶持基金,支持和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提高教師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將創新創業教師對團隊的指導、培訓等折合成相應的工作量;其次,以教師創新創業思維、主體地位為重點,建立教師、學院(包括同行和專家)、學生三方的教學評價與反饋機制,引導教師主動向專業化路徑發展;再次,把教學質量的考評指標與創新創業進行量化,把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質量作為晉升高一級職稱的必備考核指標;最后,增加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培訓力度,對沒有參與培訓的教師,一律不能參與高一級的職稱評審。
3.5 構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培養體系
首先,高職院校應通過“內培”與校“外引”等方式優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其次,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培養納入學校教師培養的計劃中。再次,通過有計劃、分批次、分層次安排專職教師參加各種創新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班,有目的地安排專職教師到相關的企業掛職鍛煉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創新實踐能力。最后,有目的地把創業理論教學與創業實踐問題進行培養,促進教師的學術研究,提高其產業化的實踐能力和對市場信息的掌控能力。
3.6 創建1+N的服務體系
構建一個中心——以提升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為中心,N個方位服務并行的“1+N”服務體系,如圖1所示。通過1+N的服務體系,把愛國情操、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奉獻社會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相融合,讓它惠及更多的學生,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積極性。
通過1+N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加深校企合作力度,促進創新創業專業教師、兼職教師等進行互動交流和經驗分享,為教師跨校、跨學科尋找創新項目團隊提供平臺;同時定期邀請優秀的企業家等名人到校,與教師展開座談,分享自我成長歷程,豐富創新創業的內涵,加深教師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和體會。
圖1 1+N的服務體系
4 結語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創新創業的關鍵,文章分析了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建立了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具有以下優點:
一是把課程思政與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相融合,把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奉獻社會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納入到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
二是創新創業管理體系、評價體系的建立,激勵了創新創業教師的創新能力,提高了教師的創新創業教學能力;
三是1+N服務體系的建立,為創新創業教師提供良好的展示空間。
參考文獻
劉貴芹.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6(21).
袁晶,田賢鵬.新常德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J].現代教育管理,2018(06).
尉肖帥.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8(09).
劉清生.新時代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審視[J].江蘇高教,2018(12).
楊雪芬.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探究[J].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4).
李亞奇,李峰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化復合型師資隊伍構建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8(14).
王軍超,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面臨的困境與突破路徑[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12).
黃一濤,我國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教育管理,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