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楣
摘 要:鄉村振興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是我們當前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就在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以電白區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作為視角,剖析該區在實踐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并相應提出相關的措施,以期對深化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有所助益。
關鍵詞: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引領發展;思考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8-0022-02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而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近年來,茂名市電白區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黨建引領帶動,呈現出了許多工作亮點,鄉村振興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形成了強黨建促發展的良好局面。但從全區來看,還有部分后進村的黨組織建設水平未能跟上農村發展步伐,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F就電白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開展調研,總結經驗,剖析問題,提出加強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對策。
一、電白區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實踐
近年來,電白區緊緊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構建了黨組織“星級評價”機制,打造強村富民“領頭羊”隊伍,支部核心引領,黨員示范帶動,實施人才驅動;打造鄉風文明工程,形成村民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踏上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成功路徑。
1.創新推行村級黨組織“星級評價”機制,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近年來,電白區創新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價”活動,以“星級評價”為抓手,進一步強化村級黨組織量化評價考核,構建起目標明確、管理規范、激勵到位的村級黨組織管理機制,有效促進了村級黨組織整體水平的提高。評定內容分為領導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工作機制、工作業績、群眾評價、加分項目等六個方面。“星級評價”分為五個星級,最高級為五星,依次分為四星、三星、二星、一星,各星級之間根據每次評定結果進行升降變化,從而形成創星晉級機制。開展“星級評價”活動以來,即2016—2019年,經過評定,全區村級黨組織共評出五星級161個,四星級405個。星級評價制度有效地解決了過去農村基層黨組織管理粗放、推動力不足、班子軟弱渙散等難題,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有效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示范引領作用。該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被《南方》雜志評為2019年度“廣東農村基層黨建優秀創新案例獎”。
2.選優選強基層黨組織領頭人,打造強村富民“領頭羊”隊伍。俗話說得好,“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彪姲讌^委政府深諳此理,在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中,大力打造強村富民“領頭羊”隊伍。以省定貧困村、紅色村、軟弱渙散村為重點,調整撤換了11名不勝任、不盡職的黨組織書記。強化第一書記選派和管理,選派了132名優秀區直機關干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推行“候任村(社區)干部”制度,全面推行“雙向選擇”選聘機制,探索建立全區統籌調配機制。2019年區財政投入近200萬元用作候任村(社區)干部績效獎。自推行該制度以來,全區共選聘候任村(社區)干部873名。電白“候任村(社區)干部”制度被定為全省改革創新工作成功案例,被省委組織部向全省推廣,工作經驗被《人民日報》《黨建要報》《粵組通報》等刊發。
3.繼續強化黨員先鋒工程,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近年來,電白區持續深化“雙聯雙幫”“黨員聯系戶”“共產黨員家庭掛牌”等活動,繼續深入推行“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職”機制,讓農村無職黨員實現了“有崗有職有位有為”,把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作為民主評議、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
4.深入實施人才驅動工作,全力培育興村人才。近兩年來,電白區深入實施人才驅動工程,開展科技下鄉,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15期965人次,發放農村技術資料1 350份,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和鄉村專業人才培育工程。吸收“人才回鄉、青年回村、鄉賢回歸”。結合臨海經濟、山區特色等產業需求,助力濱海漁業人才孵化、沉香產業人才培養。目前,全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170人,其中現代青年農場主20人,經營主體帶頭人150人。去年以來,累計舉辦“三農”專題培訓1 650多場次。
5.不斷推進治理機制創新工程,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2018年,電白區制定實施《電白區村級組織標準化建設指引》,健全完善村級組織運作機制,堅持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推進村組事務決策、管理和監督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以旦場鎮樓閣堂村為試點,探索開展“黨小組+村民理事會”自治模式,延伸黨建觸角,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馬踏鎮下山村深入推理黨員干部“一周一碰頭、一周一議題、一周一突破”的議事辦事制度,在完善機制加強學習的同時,強化效能,讓黨員干部起到勇于和善于擔負起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綜治戶籍、農業服務、脫貧攻堅、民政計生等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要在碰頭會上商議,然后大家拿出可行的解決方法,監督落實。
6.系統打造黨建服務工程,搭建起黨員干部與村民群眾的連心橋。近年來,電白區投入900多萬元大力推進村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菜單式、一組式服務,著力打造黨務、政務、社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二、透視電白區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電白區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卓有成效,但同時也面臨著不少問題。
1.部分村黨組織軟弱無能,黨建引領發展效果不佳。有的黨員干部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角色地位、功能使命認識還不到位,還沒有認識到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有的黨員干部在處理抓黨建和抓發展的關系上,未能很好地將二者結合,沒有真正樹立起“黨建引領”的意識,開展相關工作時套路陳舊,方法單一,在思考、決策中缺乏創新性、科學性、前瞻性。這些情況的存在,部分制約了農村鄉村振興的進程。
2.不重視學習教育,村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不足。部分村黨支部對學習教育不夠重視,敷衍應付,在學習上搞形式主義,走過場,雖然也開展黨員集體學習,但只是將上級要求的文件、資料“念一遍”,形式單調生硬,內容枯燥,使得一些黨員對政治學習興趣不濃,達不到入眼入心的目的。相當多的村干部沒有認真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政策水平不高,在工作上疲于應付,干事創業精氣神不足,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淡然置之。
3.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數不多,后勁不足。隨著農村振興發展的深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但由于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懂經濟的優秀人才難以進入村級班子,現有村干部能力又不足,難以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發揮帶領群眾致富改善生活的作用,在發展村級經濟上難有作為。據調查了解,電白區還有部分的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不強,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整體素質偏低,發展經濟的創新能力不足,盤活村集體經濟思路不多,引領作用不突出。
4.鄉村振興中堅力量缺乏,村級黨組織后備人才不足。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流動更加頻繁,在一些村里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而留在村子里的基本上是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與小孩,在村中很難發展合適的中堅力量和骨干人員協助村黨組織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同時,很多農民黨員直接外出務工,造成農村黨員外流情況嚴重,留守黨員多為50歲以上的老黨員,普遍年齡大文化水平低且能力不足,使得部分村“兩委”班子不全且戰斗力薄弱。
三、對電白區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考
1.選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優化提升“頭雁工程”質量。“支部強不強,要看帶頭人?!鞭r村黨支部書記是帶領農民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領頭人,要抓好選優配強,選對黨忠誠、理想信念堅定、德仁兼備、對群眾有感情、能帶領群眾致富的人擔任,才能帶好一班人,致富一個村。要提前謀劃2021年村級換屆,動態排查撤換“四不”書記。“四不”書記即政治上不合格、經濟上不廉潔、能力上不勝任、工作上不盡職的村黨組織書記,在村黨支部書記選用上,要注重政治素質與個人能力的結合,既要把政治堅定、辦事公道、清正廉潔、群眾公認作為選拔村黨支部書記的基本條件,也要把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和帶領鄉村振興能力作為重要條件。要探索實施“候任村黨組織書記”制度,建立村黨組織書記后備隊伍,實現“選、育、管、用、儲”全鏈條管理,為村級換屆儲備書記人選,要不斷加強帶頭人隊伍政治素質和能力建設,促使他們團結帶領群眾一道推進鄉村振興大業。
2.加強教育培訓,激勵農村黨員干部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鄉村振興,思想引領是關鍵,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思想建設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活動,利用講習所、微黨課、宣傳標語、新媒體將黨的十九大和中央各項文件精神武裝到每一個黨員干部的頭腦中,從而使其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口號,講究的是一個“實”字,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要當好鄉村振興路上的催化劑、實干家,要建立鄉村振興干部考核評價指標,制定完善量化考核辦法,將村干部與縣區部門、鄉鎮(街道)干部分類考核,真正把扎扎實實工作勤勤懇懇為民服務的好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把不干事天天混日子的村干部及時清除出村干部行列,在推動工作落實的同時,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3.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集體經濟的大力發展,能夠使鄉村振興的基礎更加堅實。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程度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發展大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的多種實踐形式,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的多種途徑。一是不斷完善農村基礎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二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發展特色農業,以“農戶+基地+公司”的模式帶動農戶發展農業,推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三是盤活現有集體資產,通過多種途徑把村集體現有資產盤活起來。
4.以人才培育為前提,壯大鄉村振興組織隊伍。構建良好的“能人下鄉”機制,鼓勵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發展事業。一是加強本土人才培育。全面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大力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二是鼓勵能人下鄉投身鄉村建設。要用寬松的政策、良好的環境、鄉情回歸的紐帶,吸引各類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扎實開展農村本土人才回鄉培養計劃,吸引農民工、農村大學生、本土走出去的企業家、經理人、專業技術人才返鄉創業。三是完善人才下鄉保障體系。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從資金支持、政策保障、財政優惠、公共服務、投資環境等各個方面,為鄉村人才引進建立全面的保障體系,充分調動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發展的積極性。
上面是筆者從電白區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引發出的一點思考和領悟,現在把它落于筆端,拋磚引玉,這對于電白及外地繼續推進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不無裨益。
參考文獻:
[1]? 張本印.“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以濟寧市派第一書記村李橋村抓黨建促脫貧模式為例[J].黨員干部之友,2019,(3):26-27.
[2]? 劉達維.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J].小康,2019,(14):70-73.
[3]? 李繼力.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之路——以上海市青浦區為例[J].黨政論壇,2019,(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