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錦繡幼兒園 顧雯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能影響人的成長,良好的成長環境會讓人終身受益。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更大,因為兒童的審美、對藝術的偏好尚未成型,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都受周遭環境的影響。因此,構建一個良好、舒適、藝術的幼兒園環境,對于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十分重要。
作為教師,應該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幼兒園是兒童入園后生活和學習的場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在其與兒童的互動時長上可見一斑,它們日復一日地與兒童會面、對兒童產生影響,在其人生中留下最初、最深的關于美的印記。鑒于此,教師應該科學地創設環境,以此促進幼兒良好審美情趣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所好的學校連墻壁也能說話。”這句話在幼兒園中尤其有話語權。幼兒園是幼兒日常生活的場所,幼兒會長期看到和接觸到幼兒園中的一切環境設置。因此,幼兒園環境對兒童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環境創設是一個藝術創造的過程,幼兒園環境具有創造性、藝術性,能激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兒童藝術趣味,幫助兒童建立起藝術與人生的密切聯系,促進兒童審美的正向發展。
荀子云:“居必擇鄉,游必就士。”他認為選擇有利于學習的環境,可以修身立德。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之重要,而幼兒園的環境除了人文環境外,最重要、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環境創設。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優劣對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好的環境,能促進兒童良好個性的形成,還會影響其想象力、創新力、認知力的發展。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多有兒童的參與,在教師的指導下,兒童精心創作,將作品呈現于幼兒園環創中,既收獲自信又得到鍛煉,環境與兒童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總之,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兒童百利而無一害,是需要精心營造的。
幼兒園的各場地功能性不同,環境創設要根據其功能性進行合理規劃,創造出適合幼兒游戲、生活、學習的場所。
如在校園內草坪邊的圍墻上,可以以透明有機玻璃為涂鴉底板,方便涂鴉,方便清洗。在這里,顏料與畫筆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他們常常勾畫抬頭就能瞧見的藍天白云與太陽或是正在游戲的小伙伴,抑或是吐露春芽的大樹……這里成為孩子們自由揮灑色彩的天地。
幼兒園有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我們需要根據幼兒認知發展情況進行環境創設,尤其是班級內和相應年級的走廊環創,大班的可以凸顯邏輯性,中班的呈現創造性,小班的側重趣味性,但總體風格融合。兒童都是多好奇、愛探索的,好的環創能激發兒童潛力。
例如:我園從一樓到三樓,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創設了三條不同的生態文化長廊:(1)小班孩子喜歡生活文化長廊,可以創設寶貝之家,讓他們能夠與同伴進行娃娃家的游戲,將自己生活美的體驗帶進游戲中,讓娃娃家玩得有創意,有樂趣。(2)在二樓的樓道里,創設生態音樂文化長廊,擺放用自然物制作的樂器,如小鼓、吉他掛滿走廊和窗臺。孩子們每次走到這里,都可以敲敲小鼓,彈彈吉他,在自彈自奏中享受音樂的韻律美。(3)三樓打造的是生態寫生長廊,孩子們可以透過窗戶俯瞰幼兒園優美的景色,在畫板上利用水彩筆、蠟筆、毛筆等進行寫生,徜徉在藝術的海洋中。
幼兒園環境同時也是教育資源,我們應根據教育內容調整幼兒園環境,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如我園后操場有大片綠植,密密麻麻的,可以將綠植進行移植,按品種分開栽種,同時對騰出的大塊場地進行高低土形的整體設計,創設奇妙百花園。在百花園中,春天,孩子們繞著桃樹、梨樹、枇杷樹追逐嬉戲;夏天,孩子們躲在桂花樹、橘子樹下乘涼;秋天,孩子們摘橘子、撿枇杷、采桂花;冬天,孩子們聞著臘梅香,賞著紅色的楓葉。這個奇妙的百花園中,孩子們從一草一木、一花一砂礫中不僅滿足了對大自然的好奇之心,還對大自然的美有了更深的體驗。
要發揮兒童的主體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幼兒園環境創設中來,真正使環境的教育作用發揮到極致,鼓勵每位兒童參與,感受合作的愉悅,享受解決問題的自豪。
我園南操場的西邊因外墻圍欄的形狀,故不是方正的一塊草坪區域,但進行改造的話利用率還是很高的。我們可以打造成林蔭小道,并在草地上支帳篷,再配上各種廚具,兩棵樹之間架起了一根長長的晾衣繩,上面掛著五彩的絲巾,這里有孩子們從家里搜集來的各種野營材料,自己搜集,自己布置。這里可以是孩子們的一個秘密花園,他們可以在“廚房”里用天然的材料——樹葉忙碌著午餐;可以用絲巾給同伴裝扮,并尋找美麗的景色合影;可以躲在帳篷里跟小伙伴們說悄悄話。在這個小角落里,孩子們可以利用自然物創造美,享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愜意。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能只考慮一個要素,既要注重藝術美,也要重視內涵;既要有教育性,也要有幼兒的互動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塑造兒童的人格,把他們培育成為有審美、有思想、有自信的人。
生活中收集的快遞盒、裝飲料的玻璃瓶、粗細不一的水管等都能成為我們環境創設的材料。將這些物品變成充滿創造性和藝術性的作品,可以讓兒童得到教育,收獲成長。
綠色優美的幼兒園環境就猶如一本生動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繪本。因此,我們重視創設貼近大自然的生態游戲場館,讓一景一物煥發生機,向孩子們傳送生態美。通過潛心學習生態理念,認真觀察兒童,在經過多次研討后,我園對幼兒園戶外和室內環境進行合理的設計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的游戲場館。如戶外混齡游戲場地淘沙戲水、玩轉色彩、足球賽道、農趣驛站、探險基地、綠茵賽場、動感單車、十字迷宮、建構樂園、露營基地等幾大場地。
戶外環境的創設可以給孩子自由綻放的機會,而室內也是他們的溫暖港灣。我園每個廊道、每個角落都可以是孩子們游戲的天地,圍繞“生態”主脈絡,我們進行了充分詮釋。如:我園打造了室內場館小時光繪本館、創意美工館、秀娃演播廳等。
創造區域游戲時,尊重兒童的喜好,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如美工區中筆的配備從顏料、蠟筆、水彩筆到記號筆,足量多類提供,給予兒童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讓他們進行更多可能性的創作。
如園所內有空置的教室,則可好好利用。我園底樓的最西邊原本是一間大教室,可以將大教室隔成幾個功能室,在這里將這一大間稱之為功能室。南邊圓弧形靠窗的空間,可以作為繪本館打造,閱讀時光線也好。除了數不盡的繪本外,還要多增添一些卡通桌椅、臺燈、落地燈、懶人沙發、靠墊、紗簾等,讓繪本館變得更溫馨,孩子們在里面閱讀也會充滿愉悅感。
幼兒園環境創設可以讓兒童自主參與,兒童的創作結合幼兒園的需要擺放到幼兒園各個角落,讓環境和兒童產生互動,使兒童收獲自信。
在環境創設中,尤其是教室內的創設,根據兒童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索、分析、記錄等,將形成的材料呈現在兒童視角可及的墻面上,讓環境表達兒童,使環境與兒童互動。
如我園底樓的中樓梯間,還有一方小天地,不大不小,很適合孩子們進行區角游戲。因為樓梯口是小中大三個年齡班每天必經的場所,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點,可以打造成甜品屋,里面添置成品、半成品和彩泥等甜品制作材料,在里面孩子們可以圍上圍裙,在甜品店里團一團、捏一捏,制作一個個獨具造型的甜點。最重要的是我們充分利用了墻面,在墻面上布置了孩子們思考的小黑板,在游戲中的任何問題和成果都可以利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也可留給后面游戲的孩子一些經驗。
我們融入生態理念,構建本真游戲場館,建立體驗式、生態式游戲環境,從生態學的視角去思考藝術與兒童審美、兒童趣味的關系,為幼兒創設適合學習體驗的情境和機會,促使幼兒在不斷的童趣體驗中形成美育感悟,進而形成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生命觀、審美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于兒童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從兒童出發、從教育出發、從藝術性出發,為兒童創設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環境,從而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獲得藝術熏陶、體會成長快樂、享受成功喜悅,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