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11月11日,河北高碑店市公安局對外發布警情通報稱,經偵查,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孫大午等人涉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當日,公安機關依法對孫大午等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該案共有28人被抓,包括孫大午夫婦、孫大午的兩個兒子、兩個兒媳等家人,以及大午集團高管和下屬子公司的負責人。大午集團的一位高管在描述抓捕的情形時,用了警察“破門而入”這個詞。
孫大午的家屬在向北京律師趙光求助時指出,執行此次抓捕任務的是特警。如果加上警方異地辦案、夜里行動、破門而入這些關鍵詞,這次抓捕的力度和強度,有點類似于抓捕嚴重暴力犯罪嫌疑人。
說起孫大午時,人們習慣提及他過去的背景,通常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他這個人的性格,媒體經常用的關鍵詞是“理想主義”;二是他有一幫民營企業家和學者朋友,經常借大學演講之機,講自己的觀點;三是他跟當地官員格格不入,幾乎跟每一個可能與其發生聯系的政府部門都發生過沖突。
2003年他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抓時,這些特質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17年過去,他依然是過去的自己,在理想主義中生意越做越大,同時跟地方官員保持距離。
2019年,大午集團曾因知識產權被侵犯,起訴國家農業農村部,北京市三中院今年7月份駁回起訴,理由是大午集團“不具備提起本次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
但具體到法律問題,還是應該回歸法律。高碑店警方在11月11日的簡短通報后,再無進一步的通報,孫大午和大午集團因何涉案不詳。
但公眾對該案有兩個明顯的疑問,一是該案通報中提到的兩個罪名——尋釁滋事罪和破壞生產經營罪,都是“口袋罪”,容易給人留下找不到確鑿的犯罪事實、甚至“欲加之罪”的想象空間。
二是這次一下拘留那么多人,包括集團高管和子公司負責人,集團對公賬戶被凍結,“食堂連買菜做午飯的支出都沒了?!睂め呑淌潞推茐纳a經營罪的犯罪主體都是個人,而不是單位,讓單位在這一案件中承受生產經營幾乎停滯的后果,是否符合法治精神呢?
另外,在孫大午與地方政府關系多年緊張的背景下,還要警惕一些非法律因素的影響。大午集團此次涉案,據說與其和徐水國營農場的土地糾紛有關,雙方于今年6月21日和8月4日發生了兩次沖突,徐水區公安介入后,也與大午集團發生了沖突。
此前,最高檢、最高院對民營企業家相關政策有這一句:“對民營企業家能不抓的盡量不抓,能不捕的盡量不捕,能判緩刑的盡量判緩刑?!毕M麑O大午一案案情能盡早向公眾有一個交待。

孫大午。圖/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