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力路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長發展的精神所在。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石。天士力的企業文化中一直十分重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十分重視對慈善文化和新聞宣傳事業的支持和推動。
每一個初次來到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人都會注意到它獨特的廠區形象造型:天士力廠區的兩個入口是由相距150米的“天”字門和“力”字門組成。“天”字門以該公司三角形徽標造型,氣勢雄偉,高聳入云,喻示天人合一、積極上進的企業理念;“力”字門結構簡練,粗獷有力,表現剛毅果敢的奮斗作風;兩門之間則是展現古代醫家賢士風姿的浮雕墻,即寓意“士”,三者共同構成了“天士力”。
天士力企業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三個人的文化”。
一是民族祖先文化,即“黃帝文化”。天士力人認為,中醫藥文化必須根植于民族之本,企業文化才會有滋有味。民族祖先文化才是中醫藥文化的大根基;二是消費者文化,即只有消費者存在才有企業的靈魂存在,這也是中醫藥文化的根基之一。作為企業要把其核心價值觀灌輸給消費者,同時把消費者的要求融入企業文化,共同建立消費者服務鏈;三是企業人文化,即上至總裁、下至員工的行為、制度文化。企業員工要將人生的價值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上,這樣所有員工的價值觀才能形成企業的價值觀。
天士力以這種上至祖先、中連消費者、下達員工,體現尊重祖先、富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聯動消費者與員工,充分體現了“繼承與創新、誠信與服務、責任與價值”這些企業文化的核心。
“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質量”,天士力以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精髓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與中國傳統大文化的融合過程中,天士力更是實現了企業價值的進一步升華。
天士力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和諧發展。天士力人認為,天是生生不息的自然,天是科學嚴謹的規律,天是風云變幻的市場,天是至高無上的顧客。以自然為天,就要自覺融入世界回歸自然的潮流,弘揚傳統醫藥文化,維護人類生態平衡;以科學為天,就要敢于站在時代科技發展的前沿,探索規律,嚴謹求實,推進中藥現代化進程;以市場為天,就要勇于搏擊市場經濟的風浪,與時偕行,因勢利導,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生存發展;以顧客為天,就要時刻以提高人類的生命質量為己任,熱愛患者,健康生命。
“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一個“通”字,通則和、通則生,通是綱、通是本。政通才能人和,商通才能財興,人通才能凝聚。企業上、下、內、外相通,才能不斷創新,才能源遠流長。
只有民族的,才是國際的。只有在繼承中華醫藥深厚文化底蘊和堅實理論基礎上再創新,才能讓企業更好地融入世界醫藥文化,才能把漢方中藥更快地推向國際市場。這也是天然藥物發展大潮中,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天士力在這方面踏踏實實地做了很多事。他們用中醫藥文化來推動產品的營銷,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01年年初,天士力集團興建的占地186畝產業園落成了。氣派的廠房,漂亮的辦公樓,現代感十足的研發大廈,引得參觀的賓客嘖嘖稱贊。但人們把最多的驚嘆給了產業園正面的那堵圍墻。
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興奮地告訴大家:“為建這堵墻,我們投入了300多萬元。”這堵花了兩年時間,耗資數百萬的圍墻其實是一座名為《中華醫藥圖》的浮雕,是我國第一座以反映中華民族醫藥發展史為主題的大型浮雕,日前已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收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它全長150米,高1.8米,紀錄了上古至今輝煌的華夏醫藥演變歷史,記載了重大歷史事件16個,如神農嘗百草、伏羲制九針等,薈萃了《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28部,表現了中藥藥方、劑型20多種,共塑造刻畫了古代歷史人物132人,展示了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醫壇泰斗的偉大貢獻。
站在這座浮雕面前,人們不禁為中華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也為天士力集團這一創意叫好。當時,天士力集團是一個成立僅六年的年輕的中藥生產企業,1997年12月,它所研制生產的復方丹參滴丸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的臨床認證,這是我國中藥以藥品身份進入美國社會的首例。閆希軍介紹,這幾年來天士力集團不斷發展壯大,但在中藥進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國外人士對中華醫藥歷史缺乏了解是最大的阻礙。通過這座浮雕,天士力的外國客商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中華醫藥文化強大魅力。閆希軍說:“這座浮雕的另一層用意就是讓天士力的員工時刻牢記,我們的飯碗是老祖宗給的,我們的根是五千年的醫藥文化。”
天士力投資建造了浮雕巨作《中華醫藥圖》,其目的是要喚起人們對于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也是要提醒天士力人振興民族醫藥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