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乾縣靈源佛留小學,陜西 乾縣 713300)
現如今,運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種教學手段,是現代化教育的趨勢。多媒體教學充分激發了學生上課的熱情,通過視聽技術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運用多種多媒體手段作用于學生,直觀展示多種信息,讓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到主動參與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利用信息化教育,將多媒體正確運用于教學課堂中,是每一個老師所要研究把控的問題。本文從幾個方面具體論述如何去利用多媒體手段來優化教學課堂,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多媒體教學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通過展現文本、圖片、音樂等信息內容,彌補學生對于圖像視頻信息的空缺,調動多種感官投入學習中,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工具結合。比如通過電子白板展示數字化的教學內容或虛擬場景,引導學生主動投入數學課堂中。
通過展示情境等方式,向學生展示教學難點等,完全不同于原有的傳統教學。將枯燥無味的教學知識轉變為有聲音和圖像的多媒體信息,對于小學低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更加輕松有趣。傳統教學往往專注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以課本為教學基礎,導致學生對于枯燥的課本知識產生厭學心理。但多媒體轉變了學生的學習心態,學生主動去投入數學學習。
比如在學習“除法”概念的時候,傳統教育往往通過教師的口述與學生的課本來導入教學,而如今可以運用多媒體來設計故事情節。運用多媒體的flash動畫來播放動畫短片,如《八戒分桃》《熊媽媽分蘋果》等動畫,設置情境,引導學生在動畫中思考。將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化的信息,促進學生的理解與運用,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的本質規律。多媒體教學更快捷更方便地復習學過的知識,方便學生記憶。
傳統教育往往局限于書本知識,在學習“面積”的時候只能通過書本與課堂中的物品來口頭表述面積的概念。但是使用多媒體則能運用具體的圖片對比變換,從圖形的周長過渡到面積的學習。學習“千克、克、噸”的時候,通過視頻圖像可以讓學生將模糊的重量概念具體化。
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每個學生的掌握能力都不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具體的圖案圖形展示給學生,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帶動學生,促進每個學生對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多媒體教學不但可以模擬情境,演繹圖案變換等,還具有平面的書本所不能給予的色彩變換。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豐富的教學資源更能吸引他們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鞏固對原有知識的理解。
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服務于教學活動,通過把握教學難點和重點,使用多媒體來解決教學難題。使用多媒體來變換練習題的模式與類型,設置游戲環節來攻克教學難題,在活躍教學氣氛的同時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
小學生往往對于數學的定義、概念等學習感到吃力,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輔助傳統教學。普通教學的教學進程效率不高,教師對于概念的講授要花費大量課堂的時間,而且要通過對學生課后習題的修改才能知道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許多學生對于不懂的內容不愿花費課后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導致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大大降低。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生在課堂時間內掌握知識,增加學生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1]。小學數學本就是打基礎的時候,多媒體教學不但縮短了學習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還促進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應當注意不能在課堂上全部使用多媒體教學,而是以書本教育為主,多媒體教育為輔。使用多媒體教學雖然能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內容,但在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中,教師更應該結合傳統書本教學、教師板書示范與多媒體的使用等多種方教學式進行教學。只有將傳統教育與現代化技術結合,才能推動教學方式的進步發展,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結束語:多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衍生物而運用于教學中,應該把握它在教學過程中的比重。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于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孩子們的思維發展,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同時要注意以課本教育為主,理解教材并熟練運用是教學目標。教師在運用相關課件與設施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把握學生在學習上的注意力,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保持師生之間的和諧交流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