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剛 宋寶寶 詹必文 張新
(湖北省協誠交通環保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高速公路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在省際、城際間建設高速公路,是實現各區域相互聯系、取長補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區域互補經濟發展目標的重要方法。但是,高速公路建設會對工程建設周邊環境構成一定影響,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觀中生態、經濟并行發展的要求。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規模的拓展,高速公路施工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谠摤F實背景,本文以某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為例,對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構成的影響以及相應的施工方法進行論述。
立交、橋涵建設因占地面積不大,所以從長遠的角度看,并不會對當地的動、植物構成影響,但在施工過程中,立交、橋涵建設會使用大量的重型機械設備,臨時占地面積相對較大,且會產生較為突出的噪音,對于沿線的動物生存和濕生植物生長產生較大影響。某工程有151處橋梁、200余處涵洞還可能會對沿線水體造成影響,導致地表水體污染,主要污染源為橋梁、涵洞、立交建設過程中重型機械設備排出的含油污水、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鉆孔工作產出的高懸浮物質污水。
服務區建設會永久占用原土地,服務區在建設期間、運營期間的人員活動密集,污水排出量較大,且服務區遠離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生活污水處理困難,容易導致周邊水體受到污染。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多的歷史占地,施工便道、原料拌和場地等臨時設施若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到位,會對周邊植物、動物等形成嚴重影響,因本工程地處山區,氣候條件良好,植物條件優越,臨時用地或會破壞原生態基礎。
從已建的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情況來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為因素引起的。高速公路建設周期長,本來就會對建設地區造成一系列環境問題,加上部分施工人員由于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只注重工程進度,而缺乏重視應該采用何種施工方法來降低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施工操作不合理,沒有根據當地地質情況來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甚至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部分管理人員為了節約經濟成本,不愿投入高效益的施工設備;為了加快推進施工進度,追趕工期,在一些取土場地區還沒有完善相應的排水設備情況下就投入施工,給當地環境造成了大面積的破壞和水土流失。
氣象和地形是影響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存在空間跨度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開挖和場地平整等建設活動必定會對地表土壤結構和植被造成一些破壞,使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面臨著水土流失的風險。此外,如果在建設期間遇到惡劣天氣,不僅會延長建設周期,同時也會加劇水土流失程度。暴雨、強降水導致地表徑流量增加,從而加劇了地表的土壤侵蝕量。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雨季時的水土保持措施工作。此外,高速公路建設通常會碰到起伏變化較大的地形,一旦發生地表破壞極易發生水土流失。同時路基邊坡開挖形成的高邊坡會加劇水土流失。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應及時做好邊坡水土保持防護措施,以降低自然因素導致的水土流失程度。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重視環境的保護管理工作,加大對施工環境的監督和管理工作。積極建立環境保護管理團隊,并任名能力相當的施工人員作為此團隊的領隊,專門負責對環境保護的落實和實施,明確好各項管理事項和個人,確保每個人員都有相應的職權,共同維護施工現場周邊的環境安全,實現環境保護、能源節約的施工理念,從而促進綠色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總監辦下設環保及水保試驗室,要求配備檢測噪聲、空氣懸浮物和水質量的儀器。由環監辦的專職環保及水保工程師負責,對施工場地及其周邊環境的空氣、噪聲和水源進行檢測,對于超標的項目及時通知承包人進行整改。
針對高速公路建設時,降雨在地表形成徑流導致水土流失等問題,高速公路施工人員應及時做好相應的臨時和永久的蓄水排水措施,以降低徑流對地表土壤的沖刷。同時,也可以通過蓄水排水措施將雨水收集起來,用于生產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對當地水資源進行利用時,若不注重采取合理的蓄水措施,則會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加劇水土流失。若在建設期間遇見暴雨等惡劣天氣,高速公路項目施工時,未能充分做好排水處理,則會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高速公路項目無法繼續建設下去。因此針對建設區周圍的具體生態環境,需要施工人員采取合理的排水蓄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高速公路建設會因為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不當,而造成大面積的環境破壞,對于維持當地生態平衡極為不利。在我國高速公路施工建設中,經常會出現因施工人員的操作不當,而引發的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問題。新時代下,國家高度重視環境問題,這就要求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對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管,規范其施工行為,需要將水土流失的治理問題納入高速公路建設中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建設或會對擬建地附近生態環境構成諸多影響,因此在施工前務必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對施工可能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透徹分析,因地制宜的對施工方法進行優化,將生態保護理念貫徹在施工前、中、后階段,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的綠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