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濤 林松林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鹿邑縣供電公司,河南 鹿邑 477200)
線損就是電能自發電廠發出以后,形成的電能消耗。傳輸過程中會產生部分消耗,使電能不斷減少。要想合理控制好線損,則需要充分進行計算得到線損值,通過線損率就能得到損耗量大小,通過線損管理保證能耗少損失,有效降低成本保證運行,線損管理非常重要。
1.定額線損。定額線損是線損指標,在這個范圍內的損耗是合理的,也是可控制的。因為電力在傳輸過程中,往往會產生部分損失,這是通過理論計算與實際結合得出來的結論。電力運行并不是滿負荷的,從實際運行的情況看,對低壓電網進行管理會把接下來的負荷變化情況及結構狀況做好充分預測,通過各種因素的分析,得到一個結果,根據結果應用實施降損管理,這個數值就是允許線損量,也就是線損指標。
2.經濟線損。經濟線損在線損失管理中是一個極值,也就是能夠承受的范圍。電力傳輸實際線損是存在一定偏差的,通過理論計算的線損更會存在偏差。供電負荷不斷變化,只能通過一個理論計算得出數值的范圍,選擇一個合理的數值作為經濟線損。
3.理論線損。理論線損就是根據綜合情況得出來的數值,計算結果就是理論線損。
4.管理線損。管理線損是一個固化的概念,是理論與實際差值,通過科學合理的控制,確保線損得到有效控制,使線損值得到有效的降低。
一是環境的影響。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設備等均會產生線損。二是設備影響。從供電的整體流程看,設備運行狀況好壞也是形成線損的主要成因。三是管理成因。供電企業不斷優化管理能力,但是各地區還存在差異,不同的管理能力會產生不同的線損狀況。四是網絡運行成因。各區域配電網絡技術的高低也是形成線損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網絡運行水平不高,使電力損失較為嚴重。五是人為成因。對電力的使用主要是通過表數來決定,抄表過程中,抄表人員操作不規范,也會形成線損。
變壓器的性能不同,對電表計量影響也不同,不同的變壓器會形成數據上的差異性,電表計量不夠精準,這是臺區線損管理的問題。中心區變電所還能夠保證電表的正常計量,因為電表懸掛高度合適,滿足了工作需要。而一些變電所在郊區,為了避免人為破壞,往往會把電表掛得較高,不利于表計的正常維護,影響正常計量。偏遠地區還會出現大量的竊電情況,這也是不精準的一個成因。從目前情況看,技術進步也造成了竊電成為普遍的情況,要想全面減少能源損失,穩定線損經濟值,就必須要強化技術含量,不斷創新技術應用,避免出現竊電現象,通過高端的預防設備使用,減少線損。農村拆遷造成人員聚焦,一些地區人口密度加大,也增加了電力的消耗,而變臺設備沒有更換,使每個臺區供應電量增加,電量超載,線路波動大,造成了一定的線損。
用戶的基礎材料是保障,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一些用戶流失,基層基礎材料得不到良好的管理,有一些出現了不全或者丟失的問題。特別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變化、人口流動等,導致了臺區線損管理不嚴密,很多用戶信息不夠完善,高層電力管理部門就會把問題丟給基層供電企業解決,導致了基層供電企業與用戶糾紛不斷,不利于企業全面發展。
供電環境較為惡劣,特別是一些區域處于戶外環境,面臨較為復雜的供電用電環境,供電測量裝置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一些地方供電測量裝置得不到維護,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問題,影響到測量的精準度。還有一些區域供電測量裝置損壞,整體性能減弱,在計算臺區線損值時,就會產生大量的偏差,線損管理難度大。
臺區線損率的不確定性,和表計能否正常采集有直接的關系。由于通訊不暢、拆遷、自然災害等問題導致的表計無法正常采集數據,直接造成了臺區線損率偏差。臺區總表的問題也是造成損耗大的成因,產生較大的線損率。
在線損管理過程中,一些供電企業雖然也重視線損的問題,但是在線損率處理上,還沒有具體的辦法,相應問題得不到解決,導致線損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無功功率造成的。特別是低壓電路,無功遠低于高壓電路,一些供電企業對低壓電路重視不夠,導致了線損率升高。
要一事一議的進行線損管理,根據供電企業實際情況,把產生線損的原因找到,一項一項進行分析,做好線損數據整理,對主要的成因進行把握控制,使供電管理更加科學。全面分析原因,從設備、管理、系統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加快分析速度,讓相關人員處理,避免出現線損問題。
反竊電要專門人員負責,加大反竊電宣傳力度,定期給村民或城鎮居民做好宣傳,提高他們的認識,發動群眾做好監督管理,全民做好竊電行為監管。相關部門發揮職能作用,監督電表異常,對其進行定期檢修檢測。
線損管理能夠保證供電企業良好運行,是電力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線損指標的控制,保證供電企業綜合盈利水平。線損管理手段要在長期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強化。各區域供電企業需要及時做好檢查,發現線損后必須進行科學分析與處理,提高用電效率,避免資源浪費,只有全面做好各項管理,堵塞漏洞才能降低臺區線損,達到節能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