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英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進入21世紀,我國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專業人才已成為社會需求。針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職業教育的實效性備受關注。雖然我國高職院校應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井噴式”增長,但由于“預備型”人才總量基數過大,也帶來了較為嚴峻的就業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學科,兩者有共同之處。如果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開展就業創業教育,既能夠很好的當前社會的就業問題,又能滿足國民教育的要求。
科學有效的思政教育可以讓高職學生找到正確的定位,幫助學生處在現實社會中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無論是選擇自主創業還是就業,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提高學生的能力,清楚對自己能力的全面了解。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學生的就業和思想政治工作同等重要,是不可替代的。目前,一些高職院校不能將兩者的關系很好的處理,每個政策導向都要以學生就業為最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嚴重忽視,長此以往,學生在面對就業問題時,思維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1]。
許多來自思想政治部門的專業教師和專家沒有在指導機構工作。高職院校的一些部門可以說是名存實亡,沒有合理的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協調的方案,教師工作沒有可依可循,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模式缺乏制度約束。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于簡單,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驚喜,良好的指導思想并沒有有效的普及,實際情況是形式主義,所以沒有實質性效果,學生對思想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論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在工作中的應用還比較模糊。
我們之所以認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就業創業有一定影響,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共通”。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高職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人生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引導學生在人格、精神、思想、行為等方面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引導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是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新型教育機制。本質上也是素質教育[2]。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兩者在教育目標上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就業創業教育,就業創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細化。
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新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職業教育、行為教育和思想教育,與學生就業創業有著重要的關系[3]。
這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是共通的。為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滲透教育,即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對學生就業創業產生積極影響。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學生就業創業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就業率低并不完全是因為畢業生人數眾多,而是因為就業過程中的惡性競爭[4]。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觀普遍存在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自我意識不強、目標過高、對企業缺乏了解、盲目就業、長期承擔工作、不能腳踏實地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而職業選擇,也對學生的未來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對行業、對社會有深刻的認識。它可以幫助學生正確定位和正確引導。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毛澤東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為基礎,以指導學生明確職業目標為重點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有助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找到正確的就業方向。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學院門前進行的。例如,在經濟管理學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會把重點放在學院的專業上,如旅游、酒店管理等。有助于學生認清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向性。
有人說學校是“象牙塔”,保護學生,防止他們過早受到社會影響。但其保護容易導致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使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產生心理壓力,嚴重影響其就業創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價值觀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心理輔導方法,對提高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起到積極作用。
那么如何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滲透到就業創業教育中去呢?
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高層次、高層次人才,引導學生正確就業、擇業、創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創新。既要拓展課堂教學,又要整合社會實踐知識,結合具體專業、具體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引導學習在校企合作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少校。在“第二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企業,參觀和觀察企業,引導學生了解企業的位置,體驗企業與職業的區別,鼓勵學生課后總結課程經驗。它不僅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且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行業、企業、職業,進而認識自己[5]。
不同的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針對性,不能“一成不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建立“網絡一對一”的解決模式,鼓勵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尋求教師的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應結合就業創業教育,開辟就業創業指導咨詢室,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
當然,要使德育工作有效地滲透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職院校必須明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就業價值觀三個方面入手,培養企業和社會所需的人才。同時,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能夠清晰地認識到教育的責任。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實現上述三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對學生就業創業的積極影響,就必須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6]。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能完全采用。為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教學效率,思想政治教育要創新教學方法,運用情景教學、體驗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教學方法,深化學生思想政治學習體驗,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校在注重學生就業時,往往避重就輕,直接把學生是否就業放在第一,從而忽視對同學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的工作人員都為幫助學生畢業后聯系而忙碌著,對指導思想以及當前就業形勢了解不足。從工作目的來看,其目標是讓學生就業并快速融入社會,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尚未形成。因此,高校工作人員應將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就業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健全的體系。比如,高校工作人員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7]。在進入社會之前,教師應該介紹學生未來的工作和他們面臨的競爭和責任。全面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高職學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對一個國家培養技能型勞動者尤為重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學校要聘用專業的心理思想政治老師參與到相應的工作中,經常對同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有非常多的學生在初入社會創業之時顯得十分盲目,對社會問題缺乏針對性研究,自然無法制定出科學的相關計劃。學校工作人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也要有一定的依據,對一些課外行為起到約束作用。比如,學校工作人員可以規定同學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實施時限,整合教學資源,一年內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經常組織安全教育課程,利用課堂教學和專題報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開展演講和辯論比賽,保證學校的教學效果,制定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辦法,以師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為評價指標,全面評價學生的思想認識,將學生的認知程度納入評價體系[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黨委領導,學校宣傳部、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力資源,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穩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就業指導中心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也進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時間太短了。很多學生還沒完全理解就去上班了。思政教育沒有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因此,高校應采取措施分階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從管理逐漸轉向服務,讓老師和學生一塊理解思想政治課程。比如高職學生進入大學一年級,老師應該在課程安排中介紹大學畢業時的就業情況,幫助學生盡快樹立就業觀念。推進班級氛圍建設,教師可以建立一定的獎勵制度,經過評比標準評選出品德優良的學生,促進班級集體建設,主題班會的召開也是有積極意義的,主題班會老師應該讓學生探索大學生創業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學生參與其中討論,并互相監督,優化課堂氣氛和學風。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許多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就業創業,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就業創業有著積極的影響。高職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其影響,從而讓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性得到增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秉持正確的就業創業信念,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轉變的過程中,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