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事業單位工作任務變得越來越多。如何提升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是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問題。為強化事業單位的職能,發展事業單位的經濟,相關領導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問題。通過結合單位發展現實狀況,探索出一條新的績效評價與激勵路徑,才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推動單位內部工作的穩序進行。本文就事業單位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創新,進行簡要的闡述,希望能夠對事業單位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績效評價;激勵機制
引言
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是事業單位發展經濟中的重要戰略目標,也是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機制建設的根本保障。為提升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用,有關領導需要立足于績效考核結果,加強對員工工作能力、職業素質、思想態度等方面的把控。通過與各級人員共同探尋一條適合單位發展經濟的路徑,以及制定有現實意義的績效與激勵標準,從而提高各項工作的質效性,發揮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效用,不斷為社會和公民創造利益和價值。
一、當前事業單位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官僚主義思想嚴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職能的深化,官僚主義思想開始盛行。在員工方面,為獲取良好的仕途發展,謀取更多的職能利益,多數員工對領導的要求無所不從。由于自身沒有重視提升專業能力,沒有努力提高職業素質,而是將精力投入到如何讓領導開心上,助長了“敬上”的不良風氣,加速了單位內部潛規則的生成,從而嚴重損害了事業單位和諧環境的構建。在領導方面,部分領導工作意識淡薄,沒有以身作則和發揮榜樣作用,甚至給一些員工傳遞了錯誤的信息,致使這些員工為獲得垂憐和青睞,無所不用其極,肆意踐踏單位規章制度,破壞同事之間的友誼,從而嚴重危機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基于此,事業單位需要樹立工作思想新風,堅決抵制官僚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員工的創新精神。
(二)績效評價目標不明確
績效評價是對員工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反饋,也是評價單位發展潛力和制定工作方向的有效依據。然而一些事業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并不重視。評價目標不明確,內部工作權責難厘定,都是影響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評價科目不足、深度不夠、方法錯亂,導致很多員工處于不公平的工作環境中。長此以往,隨著業務量和工作難度的增加,績效評價效用會變得越來越差,勢必會引起員工的不滿,誘發和激化內部矛盾。另外,績效評價目標不明確,容易使單位在制定發展策略過程中出現失誤,從而使事業單位走入經濟困境。由于對員工素質不夠了解,錯誤評價員工的工作能力,使員工的價值得到發揮,也會給事業單位的發展埋下風險隱患,甚至會影響事業單位的社會公信力。
(三)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在部分事業單位績效評價中,考核機制的不成熟、不完善,已成為限制其提升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考核時,缺乏行之有效的雙向溝通,導致考評人員和被考評人員矛盾不斷升級。由于基層員工的工作利益得不到保障,致使他們對領導失去信任,對工作產生了負面情緒,極大地削弱了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危害了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形式化考評方式,加重了考評內的主觀作用,導致部分考核人員出現“高高在上”的工作態度,給一些得罪過自己的員工“穿小鞋”,從而引起了員工極度的不滿。再加上相應的激勵措施,缺少實用性條件,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從而使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效用難以體現。如果繼續忽視考核效用,不真實測評員工的辛勤付出,勢必會給事業單位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四)激勵效用有待加強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有所不同,其工作性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工作涉獵范圍較廣,很多工作需要依托優質的考核標準。然而在部分事業單位中,其分配制度并沒有公平、公正化,導致激勵措施落實后,依然沒有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例如,當考核工作出現問題時,一些員工主動維權,卻遭到無理的拒絕。而相關負責人不敢妄加判斷領導的意圖,所以采用“推諉扯皮”的工作態度,應付有問題的工作,從而造成了負面結果的不斷擴大。另外,現行的“潛規則”,嚴重壓榨了用于激勵的效益資金。由于晉升獎罰機制不夠完善,給一些不良員工暗箱操作以可乘之機。再加上激勵制度不完善、激勵力度小等原因的影響,致使員工的事業心、責任心很難得到歷練和改善。
二、加強事業單位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創新的策略方法
(一)提高領導工作意識,消除官僚主義風氣
為提高事業單位的發展能力,培養和提升員工的工作素質,有關領導需要站立場,拿出堅決、堅定的態度,抵制官僚主義思想,嚴抓違法亂紀行為,從而打造良好的單位文化形象,提升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通過強化責任心和提升工作意識,加強對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的監督與管理,逐步優化事業單位內部工作環境,努力贏得員工的支持,以及促進員工實現個人價值。首先,有關領導需要發揮榜樣作用,努力成為員工學習的楷模。通過高舉“廉潔奉公”的旗幟,加大單位文化的宣傳力度,熏陶各級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通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模式,突出各級人員的崗位作用,從根源上改善工作作風,打擊不良的工作行為。其次,有關領導需要開張圣聽,虛心接受員工的建議。通過將績效評價和激勵創新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凝聚員工的智慧,提升員工的上進、競爭意識。通過打造公平的“能者上不能者下”的晉升環境,全心全意為員工解決工作問題,促進單位各項工作的穩序進行。再次,有關領導需要嚴查違規操作行為。通過成立專門的“監察”“檢舉”部門,全面梳理單位內部人員的關系,防止結黨營私的情況產生。通過給予員工更多監督權利,使員工擁有話語權,在最大限度上推動單位經濟的發展。最后,有關領導需要做好引才、育才工作,加大對優秀人才的使用力度。通過發揮工作崗位的價值作用,培養員工的競爭意識,使員工能夠在嚴明的晉升獎罰機制下,提高工作能力和改善精神面貌。
(二)明確績效評價目標,實現公平、公開績效
為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工作價值,有關領導需要及時維護員工的利益,從績效評價管理著手,提高績效評價的綜合性能。通過挖掘員工的工作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意識,逐步實現評價科目內容與員工勞動的有效對接。通過加強單位文化建設,樹立工作新風,從根源上實現員工工作的公平性、公開性、合理性。首先,有關領導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績效管理技術,并結合單位的發展狀況,創新出一條適合單位發展的績效路徑。通過充分體現員工的工作價值,強化對員工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將員工工作內容科學地量化,在滿足員工利益需求的同時,推動內部工作環境的和諧。其次,為實現績效評價客觀化,需要加強對評價體系的整體改革。通過整頓評價目標中的不合理事項,減少評價人與被評價人之間的利益摩擦,逐步提高績效評價的效用。通過加大績效評價的復核力度,及時發現員工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并在第一時間內給予解決,從而保障員工的權利和利益。再次,有關領導需要從基層角度出發,站在員工的利益上想問題。由于薪資是員工生活的根基,所以需要在績效評價中增添一些人性化元素。堅持以“員工為核心”的管理原則,為一些特殊員工開綠燈。通過與員工一同探討工作的難易度,為科學量化工作做準備。最后,事業單位應優化績效評價科目,增添工作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等,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考核內容,從而在發揮員工創造力的同時,使員工在公平、公正的工作環境中提升能力和素質。
(三)融合其他管理制度,優化績效考核環境
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其內部完善的工作體系。為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發展員工的綜合素質,有關領導需要重新定位單位發展目標,重新制定適合單位發展的工作策略。通過優化績效考核環境,協同各項制度,逐步實現單位的發展目標。首先,有關領導需要結合時代發展形勢、單位經濟狀況等因素,認真分析績效評價在工作體系中發揮的作用。通過進一步發揮績效的主導作用,激勵的引導作用,建立能夠準確反映員工能力的績效評價模式,促進各級人員在實踐中,提建議和說想法,全面推進考核結果的真實化、客觀化。其次,為保障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的實質性效用,有關領導還需要建立嚴格的晉升獎罰制度。通過將績效評價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鼓勵員工提升自己能力與業務水平,靠事實說話,以及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過堅持“一碗水端平”的原則,實行“有功者賞,有過者罰”的措施,同等對待各級人員,以及調動全員的工作意識。再次,有關領導需要強化考核結果的作用。依托“考核知不足,考核定策略”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將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質,融入單位經濟發展的戰略中,促進員工發揮主人翁作用,為單位事業建設和經濟發展出謀獻策。最后,有關領導應重視發揮考核機制的內在效用。通過協同基本薪資、業績提成、福利待遇等,逐步建立人、事分離的工作體系,促進各項資源的有效利用,從根本上提升各級人員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四)完善激勵機制制度,提高激勵的價值效用
從某種層面上看,“絕對公平”在事業單位績效評價中是不存在的。由于員工的思想意識不同,工作能力不同,所產生的價值也不同。因此依托同等待遇的管理方法,必然會挫傷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基于此,事業單位需要權衡單位發展狀況,重新定位激勵方向和完善激勵措施,從而充分解放員工的工作創造力,在最大限度上發展員工的工作素質和能力。首先,應明確“公平”的方向,加大激勵措施的覆蓋面。堅持“不分門檻”“不分資歷”的激勵原則,鼓勵全員提升自身能力,創造崗位工作價值。依托無死角的激勵方案,使員工能夠在感悟關愛的同時,努力完成本職工作。其次,在創新激勵方法上,機制創新需要融入多元化、層次化因素。尤其是不能只顧及領導層的薪資待遇,而忽視基層員工的工作利益。例如,在績效評價工作中,同一工作崗位、工作性質上,需要堅持同一量化的考核標準。對表現好、狀態佳的員工,給予適當、適度的工資激勵。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在給予獎金鼓勵的同時,提升其升職空間。再次,在激勵過程中,需要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并重的原則。通過頒發榮譽證書,給予榮譽稱號等,加大榮譽個人的宣傳力度,從而使獲獎員工成為其他員工學習的對象,進一步提升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上進心。最后,激勵是提升員工能力的一種手段,絕不能成為某些領導謀取利益的途徑。因此,為保障激勵工作的有效落實,事業單位需要成立專門的監察機構。通過嚴格審核激勵人員,保證激勵的合理化,促進激勵工作效益的發揮。通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消除內部官僚主義思想,使每個員工都能努力工作,為事業單位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結語
總之,要想推進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需要創新其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通過優化單位內部工作環境,消除官僚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各項制度的約束性。通過準確落實評價和激勵工作,促進員工創新思想,提升工作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保障事業單位實現更多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宋萌.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與預算管理機制創新探討[J].現代商業,2019(30):156–157.
[2]宋睿.行政事業單位的績效評價與激勵機制創新[J].財會學習,2019(09):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