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55)
《公路工程基礎》是中職學校道路橋梁專業課程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學生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應能掌握道路的設計和測量方法,路基路面的設計原理以及計算方法。在教育改革之前,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忽視了實踐的必要性。近年來的畢業生調查和社會調查表明,隨著中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不斷增加以及實施高質量道路建設和融資渠道的多樣化,公路建設的科學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和提高,前沿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技能也需要不斷提高,然而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已經難以滿足道路施工技術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需要適應道路建設科技進步的需要,改革教學內容過時的問題和落后教學方法的方法,并提出改革教學的新對策,以培養實用的高科技人才。
《公路工程基礎》受傳統大學課程的影響,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相對滯后,學生學習,交流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強。首先,課程內容與實際需求有所不同。盡管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專門為中職道路與橋梁專業編制的教材,但其主要內容與本科教材相似,不能充分反映中職學生對教材專業和理論相結合的方式的要求。其次,教學方法單一,教學中老師的指導占據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講為主”的教學方法不會促進學生技能的發展[1]。最后,教學與實際聯系薄弱,實踐性教學環節被忽視,課程的教學方法還遠遠沒有達到要求。
1.重組和補充教育內容。
教材的內容是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同時,教師應既從教材出發又要在教材中汲取教訓。由于更新公路標準和規范通常比創建教材快,因此應在教學內容中考慮此部分中的更新內容。為一些已發生重大變化的內容準備講座,同時加深和補充教材的內容,以便學生可以在上課期間學習最新的技術規格和標準,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實現教育內容與技術進步的緊密結合。現有教材各部分的內容必須整合在一起。道路勘測部分著重于路線的水平和垂直布局,路堤和攤鋪部分著重于路基路面的施工。然而,計算各種建筑物結構的穩定性和設計路面的計算部分對于職業培訓的學生而言既復雜又不切實際,應減少公式推導和計算,并加強對結果和規范的分析。
2.充分分配理論和實踐課程。
鑒于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表現不佳,在總課時中選取四分之一進行實踐,實踐課時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路線線形實踐和公路參觀實踐。由于本課程的研究是在學習勘測之后進行的,在勘測過程中測量儀器的更新換代,公路軸線的測設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常規的測量和設置方法不再適用,而是用全站儀和計算機“極坐標方法”甚至GPS方法等精度更高的放線法[2]。這些方法并未包含在大多數教科書中,因此完成該內容的教學并進行現場練習也很重要。同時,該練習也為公路測量實習奠定基礎。另外,需要參觀某些具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以提高學生對路基,路面,沿線設施的認識。
3.課程設計的改革
《公路工程基礎》課程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專注于提高學生獨立使用參考書,查找材料,使用新標準和標準圖集以及正確使用創新推廣的能力,掌握路線設計的總體原理和路線的平滑定向,計算有理有據,圖紙清晰準確,使學生可以真正地實踐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但通常來說,課程設計的時間太短,多數學校只有一周甚至幾天,導致課程設計質量參差不齊,內容大同小異。因此,可以采用不同內容分組設計的方法,即鍛煉了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又體現了創新潛能。
1.引入啟發式教育
傳統的灌入式風格需要完全改變,并引入了啟發式訓練,使學生擺脫被動學習并主動學習知識。在教室里,老師不應該總是講課,學生應該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應該有足夠的自由討論時間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并充分發揮學習的潛能。上課不一定必須在教室里進行,也可以在現場或設計院進行。有時可以由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代替老師,他們的教學效果通常會更好。
2.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在道路勘測部分中,需要在課程過程中選線、定線和各種設計圖形。在有限的學時中,學生更加難以理解和掌握。針對上述問題,借助具有動態計算機模擬功能的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以及各種技術圖表和圖片演示,可以通過特定的圖像來補充本課程,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最直接,最生動的知識,并增加學習興趣。在路基路面部分,現場的教學視頻或施工圖片傳達了路基路面建設的各種技術、新材料和新技術,使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與構建許多復雜體驗有關的整個過程[3]。
建立統一的考核題庫,消除了教師隨機抽取測試題的弊端,并引入了課程和測試分離的方法,以使測試標準規范化和科學合理化。由于課程設計是分組進行的,無法只根據所提交的報告評估結果。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完整的評估方法,即日常表現成績的20%,口試答辯成績的30%和課程設計報告的50%,避免了成績認定上遇到偶然性的問題[4]。
《公路工程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公路橋梁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職業素質。通過對課程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對學生的學習氛圍產生積極的影響,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教學實踐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中等職業技術學院需要相信教師的責任感,大力支持創新和改革,并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就可以肯定地促進大學的學術風格和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一群優秀的公路橋梁專業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