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巖石 閆靜怡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黑龍江 大慶 163319)
信息化時代,信息素養已然成為人類應對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問題的必備素養,雖然信息素養的內涵隨著信息化進程推進而不斷進步、延伸,但信息素養的指導文字已無法覆蓋所有的數字、視覺、媒體、學術以及信息處理、信息技術,故要站在更高的視角去關注目前的狀態,開啟新的評價標準探索工作,此時“元素養”的概念應運而生,元素養順應了網絡的情景要求,更加符合本科教學的豐富內涵。
元素養于2011 年被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的工作組組長雅各布森女士提出,目前已成為新一代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標準的基石。
元素養可理解為“催生其他素養的素養”。在新媒體情境中,元素養是一個通過對相關素養理念和新技術進行整合吸納,指導人們在網絡協同環境下,通過社交媒體及在線社群進行信息獲取、生產、分享的綜合框架,能提升人們在數字化時代的批判性思維和合作能力。
1.閱讀3.0 的情景要求大學生要有較高的元素養
所謂閱讀3.0,就是交互類云閱讀,指的就是以應用Web3.0 方式與理念為基礎對閱讀模式進行社會性移動互動的一種具體時間。著重強調現代閱讀的極致體驗、互動性、跨媒體、行動性、大數據智能分析、云端存儲及利用時間碎片等特征。在該種閱讀模式下,大學生需要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最大化地體驗到對社交性互聯網尤其是移動網絡中主流的技術特征及方式進行充分利用。
2.信息過載環境對元素養提升的呼吁
互聯網時代,信息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每個用戶面對海量文獻都要分析信息的有與無、真與假、對與錯,對于信息用戶而言,困難的不再是可用信息不足,而是無從挑選質量更高、更有代表性或是更適合自己的文獻,在這種情況下,不但對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提出了挑戰,更對各種資源、平臺、設備、網絡的融合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提升大學元素養已迫在眉睫。
元素養學習可分為四個領域,每個培養目標都涉及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分別為:A 情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現的態度轉變;B 行為,學生在完成學習后應當做到的(技巧、能力);C 認知,學生在完成學習后應當知道的(理解、組織、應用、評估);M:元認知,學生對自己思路的反思(為何學、如何學、知道及不知道什么、觀念是否偏差、如何繼續學習等問題的自我剖析)。
學習由四種活動構成:
1.聚合
學生會收到學習包,提供大量閱讀、觀看和操作的素材,包括基礎知識、研討會、技術分析等,學生根據自己需求選擇觀看即可;
2.采集
學生看完素材后,上網查找相關內容并堅持做追蹤,用網絡工具把采集到的素材記錄下來,課程會有一些使用指引,但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摸索,能嘗試課程里沒有提出的工具則更好;
3.整理
學生利用網工具把零散信息整理成有序的新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視頻;其重點不是要求提出多么獨到的見解,而是鍛煉歸納總結能力和工具操作能力;
4.推送
學生將處理后的作業上交。教師鼓勵學生欣然接受別人的評判,明白這樣更能激起自己的探究熱情和批判思維,最終提升自我。
1.元素養教育對課程信息化建設起到引導作用
元素養教育有自身的培養目標體系、教學模式、培養目標、學習結構,這種體系機構其實就是對課程信息化的具體要求,比如在一級目標三中“要求學生可以在多種參與式環境中共享信息并開展合作”中的二級目標6 為“有效與他人就個人和專業信息進行溝通;意識到受教者同樣可以是施教者”就要求課程建設需要有交流平臺包括學術交流以及信息交流,還要求平臺中有可交流的學術資源,類此二級目標有30 個,對課程信息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
2.元素養教育確保課程信息化順利進行
課程信息化的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教師課程設計再合理,學生缺乏基本的元素養,也無法發揮課程信息化的最大優勢,信息化時代不是看學生擁有的知識有多少,而是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有多少,如果學生所有的信息都來自于教師、課堂上,那么學生就喪失了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信息資源支撐,因而元素養教育是確保課程信息化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3.元素養教育加速課程信息化進程
元素養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養,特別是大大提升學習、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對信息的要求從形式上、載體上、內容上、范圍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就對課程所含信息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在課上的內容,學生都可以從平臺、網絡中輕易獲取,那么傳統課程的內容就出現了喂不飽、食無味的現象,就會引導教師加快課程信息化的進程。
在全民運動的今天,當大學生步入社會,更需要了解自身身體狀態、培養終身運動的能力及興趣,才能確保用健康的體魄迎接生活、工作、學習的挑戰。所以今天的高校體育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了,這種教學不但要存在于大學生在校期間,更要影響學生一生的運動、生活。能確保學生堅持下去并時刻管理自己的方法就離不開體育教學信息化的建設。
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在廣西首府南寧舉辦了“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系列標準發布”活動,發布包括《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在內的10項標準,旨在適應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以高標準支撐和引導我國城市建設、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
1.教學模式
任何教學模式都包含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操作程序、教學條件和評價等要素,這些要素就是選擇教學模式時應該考慮的選擇依據。
(1)考慮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模式的核心,它制約著操作程序、教學條件,也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教學目標不同,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也應不同,要選擇那些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
(2)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科、或相同學科的不同內容,應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如對于人文類內容的教學而言,采用“情境一陶冶”教學模式就相對比較適當;物理、數學等結構比較嚴謹、邏輯性強的學科,就可以采用“結構一發現”教學模式。
(3)教學條件。教學條件保證著教學模式功能的有效發揮。教學活動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協作完成的。因此,選擇教學模式必須考慮學生和教師的情況。在學生方面主要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和智力水平。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等要求不同,應該選擇那些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學習的平臺以及資源等。
2.我國體育教育中常用的模式
(1)啟發式教學作為主線
(2)講、辯、練結合
課堂教學一般主要采用系統講授知識的方式進行教學,著重講述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并注重引進和介紹與本課程內容相關的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強調教師精講的基礎上,課堂討論也不容忽視。課堂討論能使教師和學生從不同視角提出問題,互相交流觀點,彼此糾正補缺,從而使教師能“教學相長”,學生能吸收、鞏固、強化所學的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結合的教學模式
(1)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大學生這個年齡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已經基本形成,邏輯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學習動機相對而言較高,學習主動性強,因而,對于體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可以考慮用線上慕課的形式,特別是將動作、發力點以及運動過程用模擬成像技術顯示出來的話,能夠讓學生更清楚運動原理,從而更好地接收課程內容。
(2)實踐課教學模式。技能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傳統教學模式“示范—講解—練習”忽略了對比評價環節,應該讓學生了解自己與示范動作的差距,有科學合理的評價,在用傳統的運動技能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教師通過自身示范和圖片、影視等媒體的幫助向學生展示將要學習的運動技能,學生通過自己的視聽覺接收教師的示范信息,然后經過第二信號系統的加工形成運動表象,用這個表象指揮自己的肢體模仿示范動作。這時學生的本體感覺只是建立在對自已的模仿動作的基礎上,他并不知道正確動作的本體感覺是什么樣的。在模仿練習過程中,教師的輔導不斷地糾正學生根據自己的表象對正確動作的理解而做出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的語言提示和幫助、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對學生形成正確動作的本體感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知道了正確動作的本體感覺,他才能夠正確完成動作,即正確地“建構”新運動技能的本體感覺,否則只是“照貓畫虎",并沒有掌握動作要領。因而要讓學生盡快掌握動作要領,教師正確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用多媒體技術替代教師的示范,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信息技術與術科課程整合提供了可能。并且可以將學生動作和示范動作同時對比播放,讓差距顯而易見。
(3)個別化教學模式。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學者周勇針對傳統的體育教學及其CAI 系統的缺陷,運用Intermet、多媒體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研制了一個基于WWW 的網上體育教學系統,該系統可打破傳統教學的時空界限,通過網絡隨時隨地進行網上體育教學。對于難、新技術動作通過直觀的三維動畫演示使教學過程更生動、形象。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深入,信息化模式融入了各個課程體系,每門課程都可以通過信息化的加工更加直觀、詳細、生動地展示給每位學生,多種信息平臺,也將預習、課堂、作業、輔導、交流一體化地構建課程,課程的主體真正地由教師轉化為學生,有能力的學生有更多的需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從課程中汲取營養。
1.提供了前期準備
元素養教育提升了學生利用信息、判斷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任何非專業平臺獲取信息,除了學校的體能智慧平臺,他們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智能APP 管理自己的身體及運動,如KEEP、薄荷健康、香山健康等,學生還可以通過多平臺提供的智能設備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為體育課程信息化提供了前期的準備。
2.清除了體育教學信息化的障礙
因為元素養教學掌握了信息搜集、信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判斷、信息反饋的技能,因而在面對體育信息化教學時,沒有任何信息獲取、信息交流以及信息加工上的障礙,可以很快融入理論、實踐以及個別教學模式。同時可以判斷、評價自己的提交信息,為體育教學信息化掃清了障礙。
3.元素養教育為體育課程信息化提供了指導
元素養教學的四種學習活動:聚合、采集、有序、推送也可以應用到體育課程信息化中,對于課程的內容,先精選發放給學生,讓學生自行選擇判斷,根據自己的能力將學習內容有序化,將結果進行推送,推送后獲得對比信息,可申請重復提交,或在線咨詢等。元素養教育是徹底實現體育課程信息化的基礎和前提,是體育教育真正實現其目的,并將體育思維、體育心態、體育習慣帶入大學生整個人生的必備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