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勛凱
(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山東 泰安 271000)
新政府會計制度為適應政府會計改革發展方向和內在需要,首先建構起“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新型核算模式,改變了中小學會計處理標準,與原來的核算模式的顯著不同在于其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新特點。不但能夠規范會計行為,同時也有利于夯實政府會計主體預算、強化政府績效管理。二是統一了會計處理標準,有機整合了各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核算內容進一步優化,更好地滿足了財務管理者的決算管理,有效提高了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另外,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對于科學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準確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和運行成本等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1],也有利于盡快實現中小學財務管理現代化。
新政府會計制度是基于信息化技術的輔助應用,使用新型財務記賬系統,可以充分保證財務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會計信息處理和傳遞的效率。同時通過預算單位財務服務平臺還可以實現實時跟蹤各項動態數據,便于數據的查找和利用,確保反饋數據的精準度,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另外,新政府會計制度進一步整合了各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優化了核算內容,并且細致劃分了財務會計科目,促進了會計計量口徑規范化和標準化,有效避免由于計量指標不一致導致的財務管理混亂的狀況。同時新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要求在展開財務會計核算的同時進行預算會計核算,使得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間形成查考核算關系,便于中小學校在財務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和高效,并強化了相關的監督和管理。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中小學財務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根據該制度對應開發的預算單位財務服務平臺包含了財務、預算、固定資產、決算報表等多個模塊,是一種相對科學、現代化的新型財務記賬系統,對財務管理者自身業務素質的要求也更高。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中小學財務管理者需要對新的知識和要求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和認識,充分了解改革后的新制度,循序漸進地掌握新制度并不斷在實踐中對財務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同時,基于“事業單位科學認真做好財務預算管理能夠幫助自身更好利用國家資源,實現自我建設管理的和諧穩定發展”[2],中小學財務管理者還要健全內部財務預算管理體系,相應地對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優化改善,確保在財務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做到有章可循,切實落實財務管理工作。
(二)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學在財務管理方面要轉變觀念,注重創新完善內部資產管理方法。改革后的財務管理系統操作難度較大,同時造成財務管理者的工作量加大、強度提高,但是作為后勤保障部門,中小學財務科向來被看作教學后盾而不被重視,使得財務管理者工作阻力較大。因此,中小學校應該意識到財務部門對學校整體運行的重要性,適當加大對新型財務管理系統和技術支持的投資力度,以保證學校財務管理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需要。
(三)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中小學應重視財務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新政府會計制度建構起包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3個預算會計要素和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5個財務會計要素的“5+3”會計核算模,增加了關于財務預算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擴大了資產負債的核算范圍等,同時采用雙重會計核算模式對各類項目會計報表、會計憑證等進行整合,對于歸納到預算管理的財務收支要實施雙重核算,然后“平行記賬”。這些新的改變都對財務管理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素質。因此,中小學校要實現自身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運行,就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使其在財務管理實踐過程中熟練運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學習使用新型財務記賬系統,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能夠有效地轉換政府的相關職能,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著比較重要的價值和作用”[3]。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還在不斷推進與深化,隨著其不斷發展與完善,中小學財務管理也將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不斷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改革,以科學的方法應對改革,以積極的態度應變改革,才能充分發揮新政府會計制度在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從而實現管理現代化、科學化,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