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指的是在橋梁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質量管理,它需要有效控制與轉移施工中所存在的風險。
(一)自然因素和施工環境因素。公路露天施工受到環境影響較大,不同的施工條件和自然環境對施工所用的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要選擇合適的材料才能對質量有所保證。(二)人員管理。由于公路橋梁施工周期較長,工作人員多,流動性大,涉及到的工作內容也較為繁多,這使得人員管理也成了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三)協調溝通。公路施工所涉及到的部門較多,它需要部門與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溝通和配合,才能夠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
公路橋梁施工中質量管理并不是泛泛而談,需要遵循經濟性原則,即合理的成本把控,保證施工的質量,提升施工效率;同時要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優先使用綠色材料與先進的施工工藝,減少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污染。
(一)施工材料的質量。施工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及地勢特點等諸因素,要在做出規劃之后進行嚴格的篩選。但是,在公路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成本、工期等原因,在材料的選擇上沒有進行嚴格的檢驗,一味地追求低成本。也有一些施工單位過分的信任原有的合作伙伴,由于之前的合作都非常的順利,所以在和以前的合作伙伴再次合作時降低了警惕性,在質量抽查方面沒有嚴格的按照規定進行,導致進場材料中以次充好的現象縷縷發生。在施工的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成本,會減少某些材料的投入或使用,導致橋梁質量不過關,最后損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施工工藝的不嚴謹。相同質量的材料會因為不同的施工方法而有不同的展現,如對坡度的處理、地基防水處理、混凝土配合比等,這些都會影響公路的使用壽命。但是,在實際的施工中,很多工作人員對于施工工藝并不夠熟練,這不僅會影響到工期,更會因為一點小的差錯而影響整個施工的質量,畢竟對于公路施工而言,這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
(三)施工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一般而言,公路施工除了精干的設計、管理人員等,還有一部分是一線的施工人員。這部分人員大多都屬于合同工,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甚至有部分人員缺乏相關專業的培訓,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并不能做到隨時隨地把控,也很少能夠及時的發現錯誤所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一)嚴格選擇施工所需的材料。施工單位在選取建筑材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選擇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對材料的采購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并要加強抽檢的力度,嚴禁不合格材料進場,施工單位應建立一個材料供應黑名單,對質量太差的企業進行記錄,杜絕使用。同時,還要在施工材料質量的管理上多費心思,避免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材料質量的下降,影響后續工程或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另外,除了材料的質量要過關外,還要對施工的設備進行把控。在成本可控的條件下,盡量的選擇高質量設備,并做好相關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二)建立監督管理體系。目前,大多數施工單位的公路質量監督措施,還是將重點放在公路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屬于那種哪里出現問題就補救哪里的應急措施,而忽略了監督的力量。監督對于一個工程來說至關重要,完善的監督體系可以讓施工事半功倍,所以要制定出明確的細則,使得公路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同時,還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使得部門間信息交流通暢,這樣才能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反饋,提升施工的效率。
(三)加強人才素質建設。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質量安全教育,一方面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增加他們對工藝的熟練程度,減少因技藝不精造成的質量問題,將公路橋梁施工質量過程中的因人為因素導致的質量下降的概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提升工作人員對安全質量的認識,讓他們能夠自覺地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施工,確保施工環節的質量安全。除此之外,還要增加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充實施工隊伍,比如可以與高校建立合作,形成校企聯合的研究隊伍,既有利于自身人員素質的提高,又拉動了高校就業。
(四)引進新技術與管理理念。施工技術作為公路建設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施工的整體進度。想要完美的完成一個工程,就需要運用先進的技術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質量。
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它需要各個部門、各個環節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夠保證公路建設的成功。為了保障公路的質量安全,施工單位一定要建立起專門的監督機構,明確權責,保證施工過程的有序進行。同時加強人才培養,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技術和設備研究,提升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