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樹青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一中心小學,河北 承德 067399)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現就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么?”“那么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征。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干。導入新課時,我采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制造懸念、創造情景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里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并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創設情境。
古人云:“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動力和發現的鑰匙,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獲取知識的最佳狀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先讓學生回答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然后問:“你知道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嗎?”有些學生立刻不假思索地說:“個位上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我說:“是這樣嗎?”隨即在黑板上寫出113、106、529,讓學生用3除,結果學生發現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樣。這時,我說:“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索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創設這一情境,造成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沖突,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主地進入到對知識的探究過程中。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僅能滿足學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學生于快樂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教師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因此我改變以往教師一味講;學生被動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創境探索式教學模式,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如教學“長方體體積”,我給學生12快小正方體,讓學生任意擺成一個長方體。有的學生開動腦筋擺出好多種,我根據學生的匯報分別將長;寬;高;體積有關數據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觀察,小組討論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樣的關系。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他們在動手、動口、動腦的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更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計算機教學已走進課堂,而且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看好。這是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度階段。而數學卻又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多媒體課件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于接受。如:“圓的面積”一課,課件演示將圓分成2等分,用紅;綠兩種顏色區分開來,接著再分成8等分;16等分;32等分,然后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等于圓的半徑,由此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集形;聲;色;為一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更要關注學生求知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只有被濃烈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思考。學習的本身除了認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因而課堂教學中教師每一絲親切的微笑,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句溫和的話語,每一個明確的手勢都會觸及學生學習的情緒,都可以促使學生放開膽子,亮開嗓子,都會誘發學生情感的積極投入。這一切又能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融洽、民主和諧,使學生無拘無束,盡情發揮自主性,激起學習熱情,為學生營造一個可盡情呼吸的綠色生態課堂。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不斷探索更有效、更科學、更人文的教學方法,更加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