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立昌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東風小學,四川 攀枝花 617061)
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一個相對特殊的時期,學生年齡普遍偏低,心智還不太成熟,思維也還沒有定型,可塑性較強,教師就要根據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能力水平,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教學目標,有效增強教學效果。生活化教學就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應用開來,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檢驗,取得了頗為不錯的效果,有效實現了上述兩方面的教學目標。本篇文章將以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為例,深入探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旨在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創建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多以簡單的理論知識為主,目的就是要扎實學生的基礎,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做好鋪墊。故而,不少教師單純照本宣科的進行講授教學,僅僅將課本內容復述一遍,非但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可能在長期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生活化教學的融入,能夠在課堂中引入很多的生活現象,達到豐富課堂內容的目的,打破了傳統教學的生硬刻板,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此種教學形式下,學生能夠以更加自主積極的態度融入到學習中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自然能夠顯著提升,學習效果的提升有助于推動數學教學課堂的高效開展。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通過生活事例的舉例論證,加強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認識到數學其實是一種能夠有效解決生活問題的手段和工具,隨著這個意識的轉變,很自然地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有效增強學習效率。同時,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實用操作和應用能力,增強數學的實效性。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重視趣味性的生活問題的導入,并在此基礎上有效設計問題,結合提問教學的教學模式,有效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動力,長此以往,學習效果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增強。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周圍有哪些東西屬于圓柱體呢?”,借助這個生活性問題,學生能夠展開想象,憑借自己的親身經歷,回想與圓柱體有關的生活用品,學生快速答出“有鉛筆,部分飲料瓶,開水壺等”,這種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加入了生活情境,在這個探討過程中,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增強,在興趣驅動下進行學習,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融入形式很多,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具體闡述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
要在教學課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實例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有助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情境加深感悟,增強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他們的性格特點,確保生活情境的創設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就以乘法表的學習為例,為了讓學生對這個知識點加深記憶并靈活應用,教師就可以引入買菜這個生活情境,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有效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先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情景演示,一位學生扮演買菜人員,多名學生扮演商販,通過實際情景的展現,讓學生應用乘法口訣計算買菜價格,不僅能加深數學學習,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口算能力,一舉兩得。另外,這個過程的高效開展還需要教師加強監督,組織學生有序進行,并引導所有學生參與進來,以此來有效增強數學教學效果。
教師在講解數學問題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生活事例,通過這些與生活貼近的問題,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的時候,多花費一些精力,盡量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選擇一些學生能夠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場景,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另外,教學課堂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少學生可能僅僅依靠一個生活事例難以完全掌握數學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應用自身的經歷,多展開幾個生活事例的講解,直到學生理解掌握為止。
數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很多的數學現象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課本上的很多數學問題也來源于生活。可以說,數學是一種能夠用于解決生活問題的有效工具,教師要明確這一點,多引導學生在課后展開實踐學習,不止步于理論學習,而是更多的通過對生活中數學現象的觀察和探索,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以實踐性的課后作業為引導,帶領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展開有目的性的探索,發現生活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熟練掌握程度,而且有助于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增強學習動機,提升學習效率。
為了保證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也需要在幾個方面有所注意。一個是提出的生活化數學問題一定要與學生實際的能力水平相匹配,只有在學生能力范圍內的問題,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增強學習效果。另外,要保證應用的生活事例與課本內容相聯系,由此才能增強數學教學的完整性與系統性,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確保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由此,才能夠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自主學習,并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