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貴強
(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1)
在社會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背景下,職業教育正逐漸被重視,其在培養高質量的應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夠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而實操教學更是其中的關鍵部分。由于會計專業的工作部門在公司具有特殊性,實習的學生很難接觸到重要的財務工作,往往只是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對于實踐能力的提高不大,學習環境受限,因此,會計實操教學在職業教育中就顯得更為重要。會計實操將實現職業教學科學發展和加強會計實訓教學作為只要目標,具體包括了整合利用有效的實訓方式和工作機制,從而彰顯實操的實效性。其次是發揮會計實操的實際作用,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而提高會計專業的就業率。
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職業教育中的會計實操起步較晚,缺乏相關經驗,再加上會計實操的特實性,目前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并存在諸多問題。
在現階段的會計教學模式中,多重理論、輕實踐,一般以理論知識為主,從而減少了學生實踐的機會,使會計實操受阻,降低了會計教學整體的有效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會計實操課程設置不合理,學校在制定會計專業相關課程和課時時,實操教學所占比重過低,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實踐,與理論課教學不相匹配。及時有些學校給學生安排了實習機會,但時間較短,學生在實習中學到的經驗有限,使實踐流于形式。
目前在大部分會計實操教學中,多照搬理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知識具有滯后性,無法緊跟社會進步的需求,時效性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實操過程中學生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接觸不足,整個業務都與學生負責,分工不明確。其二單據的傳遞流程不明確。學生在實操過程中自己填制單據,忽略了各環節中的傳遞關系。其三,實操中只重視會計核算,對會計監督和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實操過程不完整。其四,學生的職業判斷力無法體現。在實操過程中,學生在具體的會計工作環境中,各項政策和處理方法都是已經制定好的,學生只需要遵循,沒有給學生鍛煉職業判斷能力的機會。
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缺乏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大多數教師盡管理論知識豐富,但缺少會計工作的經驗,大多數教師只是在學校中依據書本進行教學,很多工作中實際的問題,教師缺少應對的解決辦法。會計實操教學中缺少“雙師型”教師的有力引導。
學校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突破傳統會計專業的常規教學,培養社會需要的實踐技能型人才,由理論知識遷移到實際運用中。會計實操是對理論教學的補充和完善,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平衡發展。會計實操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實操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并在實操中認識到自己學習的不足之處加以強化,使教學理念得以體現,優化實踐教學系統。
會計專業是一門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實操教學能夠使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會計實操能夠依據職業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需具備的各項能力,如對于探究的精神、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和總結經驗的能力。利用會計實操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將實操訓練作為課堂學習后的階段性測試,在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增多,要求也隨著更新。職業教育應以人才培養為導向,因此,應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時代背景。會計工作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并得到提高,依據知識儲備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實操過程中,學生能夠向變現突出,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學或專業人員進行學習。會計實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
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培養實踐型人才,相對于其他教育更加重視實操性。會計實操在職業教育中更加注重對于實踐經驗的積累,高度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本質。會計實操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向工作角色轉變,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機會,了解會計工作崗位的一系列內容,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目的,體現實操的實效性。
會計實操在職業教育中具有多重重要性,對優化教學體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面有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職業教育的目的,進而提高會計實操在職業教育中的整體水平,培養優秀的實踐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