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州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貴州 六盤水 553400)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學生為主”的教育宗旨與探究式教學方法緊密結合,即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同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為進行探究式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分析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重要性,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思維習慣和創新能力。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要堅持以下原則:
高中物理傳統教學中,一般教師沿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一言堂,似乎能掌控課堂教學的節奏,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其實這不利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傳統的師生間主體地位須發生改變。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提供平臺,設置探究性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積極踴躍展示。在此過程中教師轉換角色,成為一個旁聽者,讓小組之間進行評價,質疑和補充,以此拓展學生的探究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探究形式可以是實驗探究,也可以是理論探究,或者是兩者相結合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探究合作對象上,可以是學習小組內部同學之間,也可以是小組之間,以及師生共同探究等等。以此促進生生、師生間形成良好互動,在激發物理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探究式教學,以此提升物理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探究式學習中,理論知識為學生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物理基礎知識則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利用理實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聯系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時,探究意識得到激發。比如“平拋運動”內容教學中,首先教師根據課本知識為學生講解平拋運動中關于平拋速度與軌跡等知識,詳細了解基本知識以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生活實際中,還有哪些情景的運動屬于平拋運動。此種情況下,學生就會聯想到壓力水柱噴射、體育壘球及鐵餅等拋體運動,教師再引導學生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平拋運動的發生情況相結合,更好的探究拋體運動過程,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基于問題情境下,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整個探究學習過程則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教學中,理實結合,教師逐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式學習習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知道,探究應當有學科基礎知識作為支撐,而不是盲目的進行無目的的探究。對物理實驗基礎教學要加以重視,確保學生有效開展探究式學習。所以,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物理基礎實驗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教學中,作為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小車的運動速度變化情況,進行逐步的分析觀察,對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嘗試找出小車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整個實驗過程完成后,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一般步驟與注意事項。同時在此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也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實驗思路,為后期學生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學習提供實踐基礎。所以,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物理基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后期有效開展探究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在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中,教學情境創造法非常重要,其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式教學活動。具體主要體現為:(1)在課堂教學中,結合現實生活實際案例,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即現有環境下,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引入生活實例,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角色扮演,體驗問題應用情境,從而進行深入探究學習。(2)如果現實情境無法完全創設教學情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則要巧妙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引導學生觀看教學情境的同時,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實際案例和相關基礎知識進行實驗教學,指導學生有效探究。為了能夠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教師要全面分析具體問題,以此確保在實際教學中,所創教學情境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全面保障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探究精神培養過程中,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順應時代潮流,所以,探究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以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探究學習氛圍。(1)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應用引導式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先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學生營造探究精神濃郁的學習氛圍。(2)針對探究式學習,師生定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互動,學生展示自己的探究學習成果,并分享經驗,充分體驗探究學習的樂趣,正確認識物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愛上探究式學習。物理探究式學習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未知進行探索的過程,教師要注意盡可能為學生探究學習營造良好氛圍,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深入了解物理學科的精髓。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意識,又能增強物理學科探究式學習的興趣。學生物理學習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為學生物理探究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讓物理學科回歸其科學本色,以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