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娜 鄭培鋒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8
中國的中職教育需要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職場,體育課作為中職院校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有利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職業素質的提升。但傳統的線下授課方式相對較為落后,在快節奏的信息時代學生群體也具有信息量大、宅家久坐等其他特點,種種因素導致中職體育課發展相對較緩慢。因此,本文提出以微課這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分析微課在中職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而為促進中職體育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微課以教學視頻作為教學的載體,濃縮教學中重難點、簡化教學環節,通過情景化教學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微課能對多種不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且對視頻、課例片段進行劃分,從服務角度來分析,微課可以分為針對教師、學生、教研活動機制類型。
微課程最早起源于美國的愛荷華大學,由LeRoyA.McGrew最早提出的60s課程,經過David Penrose的不斷完善,提出微課程制作的幾點要求。一是要將教學核心概念進行羅列;二是將核心概念進行10秒左右的介紹;三是明確主題設計,錄制視頻;四是巧妙的對要點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圍繞要點進行思考。因此,微課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主題明確
微課視頻所涉及的教學點較少,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并且挖掘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每節微課的核心知識點明確,所涉及的重點單一,但是微課的主題針對性極強,能夠準確、完整地表達具體知識點,積極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促進學生系統性學習的同時,不會造成知識點的混亂。
2.短小精干
微課視頻的一個重要特色體現在“微”上,從時長上與傳統的視頻不同,時間集中在5-10分鐘。這可以充分考慮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關注能力。有調查顯示,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為8分鐘,要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知識點在微課中的展示。同時,微課還體現在內容精簡,學生可以根據需求,查漏補缺,更有效率進行針對性地學習。視頻的畫面主要集中在教師知識點的解釋上,盡量避免其他無關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干擾。
3.資源類型多樣
微課形式多樣,可以根據需要博采眾家所長,整合視頻資源,內容生動、豐富。既可以直接錄播教師講解視頻,還可以通過錄屏功能轉換和整合視頻利用圖片、音樂等素材進行剪輯融合,讓知識點以更直觀、生動的形式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微課視頻教學中,通過插入精彩的比賽視頻方式來進行體育教學,會使體育課程學習更加多維度、內容多元化。
4.微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
微課視頻主題明確,時間緊湊,平臺也便捷,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內容。針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知識點的集中,還可以節約學生搜索重點的時間,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信息時代網絡平臺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產生了重大的變革。微課作為一種線上教學的常見形式之一,其內容的碎片化和傳播途徑的移動化可以適應青少年對學習方式的新需求,并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了可能。因此,在這樣發展趨勢下,微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與時俱進的,是符合教學發展規律的一種教學形式,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教學中的重難點、疑點等具體教學環節更能夠被廣大學生所接受。
體育在中等職業學校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中職學生在畢業后大多數會從事勞動強度較大的技術工作,這樣的工作性質更要求學生具備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體力。在這樣的職業需求和學校培養定位下,體育是重要的教育載體之一。中職院校的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有機整合體育與健康學科中相關知識、機能和方法,培養中職學生體育與健康方面核心素養并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公共必修課程。然而,一般非體育類中職院校的體育課只有一周兩節課,學科發展中往往也屬于邊緣學科。由于課次的頻率限制,課堂上的講解示范會占用課程的大部分時間,導致同學們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興趣下降。如果同學們在上體育課前,對上課的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對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進行提前了解,在上課過程中多參與練習,這樣上課的效果往往令人驚喜。徐曉娟在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中,將微課引入乒乓球教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90%以上的學生絕對認可微課的輔助教學效果,有85%的同學認為微課可以極大提高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而且,微課實驗組同學體育課合格率是95%,顯著高于對照組同學76%的體育課合格率。
總之,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在課上、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形成完整預習、學習和復習的教學閉環,還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將微課運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之中,不僅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拓展體育教學的思路,創新體育教學的方法,還可以很好的輔助體育教學,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信息時代背景下,中職體育課堂由傳統的“示范+模仿”向學生主體課堂轉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被動練習,更多的是在激發興趣下進行主動觀察從而自主學習,讓學生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一方面,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輕易獲取良莠不齊的各種視頻資源,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另一方面,中職學生閱歷和學習技巧是有限的,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經過信息加工和甄別制作出的微課,能圍繞課程重難點整合資料,這樣制作的課程視頻,既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課程框架,又不會過多干預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還幫助學生展開思考和探索,多視角的觀察動作技能,了解更多體育與健康學科的相關知識。
學生是主體,但教師卻是體育教學中起主導地位的關鍵因素,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教師執行力。目前,中職體育教師受到學校硬件限制、自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等因素影響,直面了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一些困境。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育改革因為需要較大的投入,還承擔影響學生成績或者教學效果的風險,容易固步不前。例如微課的制作,教師不僅需要充分地了解整個課程內容,提煉出重難點,還要了解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需要明確在課前預習、課堂授課和課后鞏固完整閉環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微課的優勢可以幫助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讓教師更好了解學生需求;通過微課的設計,教師可以發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實現新型教學模式。
微課的短小精悍可以讓散落的知識點系統化,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前、課后時間養成自主學習和運動的習慣,這樣在課堂授課中比較容易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多元化的微課資源可以極大豐富中職體育教學內容,拓展學生視野,體現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讓學生通過預習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授課獲得有效反饋,課后鞏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這樣的課程模式能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僅僅以體育成績為學習目標,成為更有效的教學模式。
在“健康中國2030”的國家戰略背景下,中職體育的職能由單純的技能學習要向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轉變。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不斷提升自身教育理念,不僅僅是微課教學,還可以將微課教學與翻轉課堂等其他教學形式結合,時刻關注學生技能和興趣,思考如何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體育項目都是與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中職學生只有從生活中感受體育樂趣,才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更好的進行創新和參與。如果能結合中職學生的專業特點,體育課程設計做到因材施教,學生會更有成就感和認同感。
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中注重體育知識和未來職業的聯系,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例如“跳房子”就是一個簡單而能鍛煉學生下肢力量、協調等多種身體素質的體育游戲,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引導學生收集不同年代的跳房子游戲規則,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更為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愛上體育。
多媒體教學技術目前是常用的教學手段,但是多媒體教學與體育教學的結合確是教學的薄弱環節,很多教師認為體育活動多為室外活動,體育的教學視頻錄制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間等其他因素都影響了微課與體育教學的結合,但也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直觀提高學生主動性。例如,在武術課程學習之初,教師可以不直接開始武術課的教學,而是在前一周的時間向學生推薦了一些中國特色的武術表演和武術影片,通過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興趣,并在具體動作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觀看專業的武術教學,根據導學案中教師的指導從多個角度觀看動作,這樣在課堂上動作要領的掌握就更加準確,效率會提高。
綜上所述,體育課應用微課對于發展中職學生的興趣,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創新意識,轉變理念,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在游戲活動中,利用直觀、生動、主題明確的微課,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體育綜合素養。在中職體育課教學中應用微課極具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