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洪生
(中共六安市委黨校 安徽六安 23700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執政興國的獨特政治優勢。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基層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發生深刻變化,社區日漸成為各類群體的落腳點和聚集地。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是鞏固廣大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進而鞏固黨在城市基層執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必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將之做實做強、奮力推動出新出彩。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社會轉型進一步加速,居民群眾的自主意識進一步增強,城市基層社會的利益需求和價值觀念進一步分化,社區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全新的形勢、任務與挑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提出了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他在2018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社區作為黨在城市基層執政的“肌體細胞”和“基本單元”,其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只能積極作為不能被動應付,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嚴格按照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新理念新思維,切實拿出新舉措新辦法,推動社區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收到新成效。
城市化進程加快催生了新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了人類發展史上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城市化進程。社區日益成為各類人群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同時也成為了社會矛盾多發、易發、突發的地域之一,思想政治工作環境更加復雜、對象更加多元、內容更加廣泛。
一方面,大量流動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新的社會群體,廣泛分布在各個區域、各個領域,他們的職業特征、生活特點、服務需求都與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居民存在差異,面向他們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僅僅靠傳統的理念和方式抓不實、做不好。
另一方面,城市建設管理還存在許多短板。一些城市建設一味追求規模擴張,內涵有待提升,功能不夠齊全,承載能力有限,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一些城市在舊城改造、房屋拆遷、勞動關系、物業管理等方面不時引發一些矛盾。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難度很大,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解民惑、順民意、聚民心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城市建設管理的正能量。
城市經濟社會結構深刻變革帶來了新挑戰
隨著發展的不斷加快,城市經濟社會結構出現了三個方面的深刻變革。
第一,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大量涌現,隨之而生,又形成了新的社會階層。在這些領域和群體中,有不少是無主管部門的組織、無固定單位的“自由人”,必須面向他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加強政治引領,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跟上,其他勢力就會乘虛而入。
第二,新經濟新業態改變了城市傳統社會格局,催生了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等新的組織形式。每個經濟園區就是一個“小氣候”,每個商圈市場就是一個小社會,每座商務樓宇就是一個豎起來的園區。“小社會”連著“大社會”,“小氣候”影響“大氣候”。這些區域,如果思想政治工作進不去,或者是滯后了,正面聲音就不能占據主導,各種雜音就會甚囂塵上。長此以往,黨的執政基礎就會受到影響和削弱。
第三.互聯網業快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人人擁有“麥克風”和“擴音器”的“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發聲、事事皆可發布,許多問題因網而生、因網而增、因網而變。群眾上了網、民意就上了網;群眾在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網上,需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妥善應對網絡輿情,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切實營造風清氣正、氣順人和的網絡環境。
應對這些挑戰,必須發揮社區與聯系群眾最緊密、宣傳群眾最直接的優勢,在對癥下藥、靶向作業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當前,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總體發展態勢較好,但與中央要求相比、與廣大干部群眾的期待相比、與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相比也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和短板,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切實加以解決。
責任意識淡化,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抓不緊”的問題
責任意識淡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上級領導機關和社區自身兩個層面,上級重視不夠、社區消極應付,共同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被邊緣化”。
就上級領導機關而言,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尖銳性認識不足,對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全部工作生命線的重要性把握不準,錯誤地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軟指標”,因此滿足于部署開會說說、推進紙上寫寫、檢查資料翻翻、考核實地轉轉,對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不夠、要求不嚴;有的專職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將本職崗位當作“閑職”“虛差”,不安心、不上心、不用心,對思想政治工作特點規律和方式方法研究不深、謀劃不細,工作淺嘗輒止,急于求成,甚至把“說了”當成“做了”、把“做了”當成“做好”,造成社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無所適從、無處下手。
就社區自身而言,其作為黨領導下的居民自治組織,在實際工作中卻出現了“行政化”的傾向,工作向上對應的多、向下回應的少,很多社區干部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招商引資、拆遷拆違、環境整治等所謂的“中心任務”上,卻將黨的建設乃至思想政治工作擺在了“次要位置”,實質上是責任意識的缺失導致了實際工作的“缺位”。
素質能力弱化,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抓不好”的問題
素質能力弱化的問題,既表現為社區干部隊伍整體層次較低,又體現在部分個人作風不實、水平不高。
從整體看,就社區“兩委”成員與各級黨政機關公職人員相比而言,普遍存在學歷偏低、年齡偏大、能力素質不高的問題,盡管基層工作經驗較為豐富,但運用系統思維、先進理念、科學方法抓工作的水平相對較低,做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功底不扎實,思想觀念落后、政策水平不高,大道理講不清、小道理不會講,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特別是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差距較大,導致工作中只能靠練“嘴皮子”、擺“花架子”來搪塞應付。
從個體看,社區干部報酬待遇不高,一部分人員除在社區工作外,往往還有經商、從事其他勞務的“兼職”,難免會分散精力,造成工作作風不實,以致深入到群眾身邊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解決困難、消除矛盾做得不夠,對群眾的實際情況、思想動態和心理期盼不關注、不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很難做細做實做到群眾“心坎上”。還有的社區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習慣于搞“通不通三分鐘,再不通龍卷風”,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在居民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普遍增強的大背景下,容易影響干群關系、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實際成效虛化,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抓不實”的問題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虛化的原因主要有三,分別是工作理念落后、工作內容空洞、工作手段單一。
工作理念落后,主要表現為忽視了當今社會人們的身份“多角色化”、思想觀念“多元化”、價值追求“多樣化”,不能認識到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是集政治引領、宣傳教育、溝通疏導、幫扶救助于一體的系統性工程,觀念陳舊、理念落后,工作找不到抓手、收不到成效。
工作內容空洞,主要表現為思想政治工作話語內核和表達體系過于“官方化”。把黨的聲音、黨的主張傳遞到基層一線,引領居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固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先任務和重要內容,但思想政治工作決不能僅僅只通“天線”、不接“地氣”,“只談主義、不解決問題”。現實中一些社區一味地做“打官腔”“說官話”,導致思想政治工作普遍面臨內容空洞、缺少溫度的問題,使得黨的創新理論不僅難以深入人心,甚至出現了“不想聽、不愿信”的現象,更談不上發揮凝人心、聚合力的作用。
工作手段單一,很多社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看上去方法靈活、手段多樣,比如組織座談、張貼公告、上門宣講、個別談心等,但這些做法的本質仍然是以“說教”為主。在自媒體時代,群眾不甘再作早期傳播學中充當“靶子”的受眾,人人渴望發聲、人人能夠發聲,如果一味地搞“填鴨式”灌輸,往往會引起群眾的逆反心理,實際效果只能大打折扣。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城市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從工作責任、工作重點和工作方法三個方面入手,求進求新、守正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增強工作實效。
壓實工作責任,凸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
強化高位推進。推動各級黨委將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納入當地意識形態工作的整體部署,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將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做到與業務工作同位次、同考核,以責任落實推動任務落地。
建強骨干隊伍。在社區黨組織明確專人負責宣傳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選拔講道德、威信高、影響大的社區居民擔任兼職宣傳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通過集中培訓、現場觀摩、實踐體驗、網絡教學等方式,幫助提高履職能力,同時,配套研究制定待遇保障政策,切實激發干事活力。
健全考評體系。堅持將上級認可、群眾滿意作為評判標準,不斷健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績效考評體系,科學設立好操作、可執行、能落實的考評指標,并加強考評結果運用,對卓有成效的予以表彰嘉獎、對工作不力的予以追責問責,讓社區愿意抓、抓得好思想政治工作。
把握工作重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
通俗化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偉大也要有人懂。圍繞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目標,找準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構建群眾熟悉的話語體系,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力度,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最新理論成果的通俗化解釋,在做實教育引領中凝聚思想同心圓。
日常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春聯、掛歷、墻繪、文藝節目等與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載體,多層次、全方位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充分利用社區當地資源,挖掘和創作本土化思想道德典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生動、更有特色、更具代入感。要制定完善居民公約,廣泛開展基層道德人物評選活動,讓社區居民行有尺度、做有準則,引導他們對標典型、向上向善。
精細化解決群眾現實利益問題。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瞄準拆遷補償、物業管理、環境問題整治等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問題,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要關注個體的差別需求,及時提供精準有效的幫扶措施,努力讓每一位社區居民工作舒心、生活順心。
創新工作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樹立平等協商理念。加強新時代城市社區政治工作,要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牢固樹立平等協商的理念,切實改變行政命令式、機械說教式、宣傳灌輸式的工作模式,堅決杜絕“我高你低”“我講你聽”“我寫你看”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代之以相互尊重的態度、春風化雨的交流拉近距離感、尋求契合點、達成共識度,積極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轉型發展,不斷增強居民的身份認同、心理認同、政治認同。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立足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特點,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重點打造社區官方“兩微一端”和居民微信群、QQ群等新媒體矩陣,廣泛開展征集“微感悟”、拍攝“微電影”、點亮“微心愿”等活動,建立健全網上民情收集、回應、疏導機制,做好設置熱點話題、引導理性探討、做好輿情應對等工作,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
廣泛凝聚各方合力。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大力培育群眾組織、社會組織,積極發動駐區單位、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通過加強形勢政策教育、開展文化活動、實施公共服務項目、化解基層治理難題等,著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切實形成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