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 尹航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對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能夠引入科學手段推動黨建工作自我創新,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需要。現階段,多數國有企業依然施行“一崗雙責”制度,平時黨員將主要精力放在業務拓展上,極少有時間參加黨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活動。而實施項目化管理,能夠對黨建活動進行轉化,從生產實踐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角度出發,通過項目化管理對相關部門職能進行明確,實現資源科學調配,保證工作得以有效開展。
在國有企業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還存在部分表面化、邊緣化的問題,還不能完全滿足新時期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要求。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受社會多元思潮沖擊和影響,國有企業職工思想開始出現波動、信念逐漸淡化,給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帶來了一定挑戰。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依然以理論教育和說教為主,一定程度忽視了職工利益訴求,也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不足。而職工關心的問題在長期得不到回應時,也將造成黨組織公信力被削弱。此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不足,黨組織與各部門間的聯系不夠緊密,造成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深度不夠,不能更好地做到齊抓共管和協同推進。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各司其職,導致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得到足夠發揮,黨組織難以充分發揮凝聚群眾的作用。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國有企業陸續實施“走出去”,有些企業、職工不僅需要面臨背井離鄉的選擇,還要長期處于復雜的國外社會環境中。在黨組織覆蓋不全的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增進員工與企業管理之間的聯系。加強國有企業與員工在工作模式上的黏合度,積極引導員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內部的和諧化管理與發展,積極響應國家對民主化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加強企業干部職工溝通交流,共同促進企業的工作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以足夠公平的方式對整體員工進行綜合管理,不再只是理論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用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的管理方式,讓企業整體氛圍呈現一派和諧向上的趨勢,共同謀企業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企業建設相互滲透。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企業的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要相互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為員工形成基本的思想框架,促進整個企業的文化建設,并根據企業內部人員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新知識學習能力等作為分類標準,共同促進企業的教育工作與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企業快速向上發展。
科學配置思想政治工作資源,建立健全目標明確、責權分明、運轉協調、渠道暢通的工作體系。當前,隨著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應加快完善企業黨建工作與法人治理結構融合的體制機制,同時,加快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同生產經營、后勤保障、人力資源開發、企業精神培育、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實現同集團公司、分公司、車間、班組等不同層面工作的全面貫通,把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
企業文化是體現企業鮮明個性的信念和行為方式,它生成于企業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凝結著全體企業人的智慧力量,企業文化建設改變了過去行政、政工“兩張皮”的傳統工作方式,開創了“大政工”的新局面,從意識到行為都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現脫胎換骨。企業文化建設從理念到行為上,系統地來解決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團體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矛盾,是解決思想問題的一個有效載體。
加強對新理論、新思想、新論斷的宣傳闡釋,既要說明“是什么、為什么”,又要講清“怎么看、怎么辦”;圍繞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來推進,動員和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權威,增強制度執行剛性,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圍繞企業的重大決策、發展戰略、政策舉措、工作進展來推進,針對制約和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理論研討,加強應用對策研究;圍繞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來推進,堅持和創新國有企業思想動態分析機制,圍繞思想動態、意識形態、隊伍穩定,加強國有企業內部的輿情收集和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析事明理,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總結:采取項目化管理模式開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得到增強,從而順應社會轉型發展趨勢。在實踐工作中,還應使項目化管理貫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各個環節,通過科學計劃、組織、實施和評價取得理想工作效果,推動黨建工作的長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