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林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石市鎮中心小學,江西 宜春 336300)
在現代化素質教育理念發展之中,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是當下教學改革優化的核心所在,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便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反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來衡量教學有效性的發展程度,以此來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下對學生學習成績衡量教學質量的弊端,讓教學有效性的衡量標準不再成為唯一。因此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以此增強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
在傳統應試教學理念之中,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所開展的教學內容,通常以提升學生成績為主,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應試能力,忽視了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數學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導致學生數學綜合運用能力達不到預期目標。這是因為大部分小學學校與小學教師更多的會選擇提升學生成績的教學內容,而導致了教學安排不夠合理,課程設置時間與結構不具個性化與差異化,進而造成了教學效果大幅度降低。
在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之中,普遍存在學生參與性不高的問題,這是因為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往往以固定的教學任務來干預學生的學習思想,導致學生的學習活動只能在教師所設定的范圍之中,無法真正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逐漸在數學課堂學習之中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盡可能在學習活動之中選擇被動式的方式來滿足學生對教師的干預需求。
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便需要從學生發展為核心,設置以學生需求為主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興趣。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改善當下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教學弊端,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之中改變交流意識,開展主動交流和溝通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把握,盡可能幫助學生搞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朝著社會性屬性發展。
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后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于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為了適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教師應極力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思想束縛,懂得通過借助教學多元化途徑來展示數學知識內容存在的內在關聯,盡可能擺脫主觀因素的影響。隨著現代化數字技術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完全可以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來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生動性趣味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以此強化學生數學學習體驗感。
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升教學有效性之時,應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學習現狀,在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知識體系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針對學生學習不足之處進行重點引導和針對性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之中自覺地參與到教師所開展的針對性教學活動之中,極大化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效果。而且也能構成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出發,轉變教學方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靈活性,更合理的滿足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認知與理解需求。
比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認識整十數”一課時,課前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了解到班中學生對幾十的數都能認讀了,但對于這些數的組成的認識還不夠清楚。因此,在課堂上重點圍繞理解數的組成展開教學,對學生已經會的讀數、寫數、數數采取了略講或不講:先讓學生說出自己認識的一些整十數,再選擇幾個讓學生用小棒或計數器表示出這些數,使學生通過操作來理解整十數的組成。
總之,小學數學學科本身是一門具有實踐性和專業性的學科,其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特點,所以在為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基礎之上,小學數學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改革與優化之中不斷改善教學不足之處,真正從核心問題出發,增強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