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章
(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西),湖北 武漢 430000)
前幾年半路接手的一個班級,還沒正式接手,就從周圍同事那里得知這個班不好帶,班上有幾個“刺頭”,很難搞定。接手之后,表現“突出”的幾個同學立馬被我鎖定了,我發現他們不管是課堂上或者課間里都異常活躍,還總是引起一股“歪風邪氣”。不僅如此,因為他們的存在,班上分成了幾個“小山頭”,有時候還會針鋒相對。整個班級懶懶散散,集體榮譽感非常淡薄,“我是我,班是班”。
恰巧,這時學校要組織冬季跳長繩比賽,要求每班全員參與。我意識到這是一個良機。我立即走進教室,向同學們宣布了這個通知,聽到通知后同學們表現各異。我知道,要想達成預期目標,必須把所有人調動起來,我花了一節課的時間專門開了動員會,我還大聲宣布:我們明天就開始訓練,我們的目標就是第一名。
第二天大課間,我們就開始了練習。情況比我預想的要好一些,可能是因為他們在低年級時學習過跳繩,但也有幾個基礎很差的,不是很會跳。不會跳就學,必須保證每一人都熟練。只有越加熟練之后才不會出錯,整個隊伍才會更加流暢。同學們對組織活動的興趣還是很大的,也都積極地參與。于是,我在班級群里也動員了家長,令人欣慰的是家長們都表示支持。在練習了幾天之后,雖說個體和整體狀況有一些進步,但不夠明顯。原因主要是練習時間太短了,每天的大課間時間只有那么多。我覺得我要想辦法增加練習時間了。于是,我向同學們提出早上提前一點到學校,利用早讀之前的時間進行練習。第一天,早到的同學并不多,但我還是帶著他們去練習了。對沒有早來的同學我也沒有批評,只是對早到的同學提出了表揚,并給予了一些獎勵。第二天,早到的同學一下子就多了很多,這樣練習的覆蓋面就更廣了。第三天,出乎我意料的竟然全班都到齊了,我大大地表揚了他們一番。他們練習得也越來越順利,興致也越來越高漲。后來他們早上到了之后都很自覺地拿起長繩就開始了練習,也不需要我去督促了。
經過一個月充足的練習,取得的效果也是明顯的。不僅通過長繩的速度越來越快,失誤也越來越少。最終在比賽中勇奪年級第一名。當宣布我們班獲得第一名的時候,全班爆發出“O”-響徹云霄的歡呼聲。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激動的笑臉,我也很開心。最令我開心的是,我發現他們在這段時間里分歧越來越少了,爭吵越來越少了,矛盾越來越少了,對彼此的信任、鼓勵和認同明顯增加了。我想,這就是一個班級的凝聚力吧。
2017年9月,在市教育局組織下,我有幸被選派到黃岡市團風縣支教。團風縣不僅重視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很有研究。到校報到之后,校領導安排我教六年級并帶班主任。簡單了解這個班的情況之后,心里又是一陣忐忑。這個班不好帶!
事情正像我想象的那樣。開學沒多久,我就發現,不知道是他們不適應我的管理方法,還是沒有接受我這個新上任的班主任,我們師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距離感和隔閡。更為嚴重的是,班上的各種問題也日益凸顯,最突出的就是班上男生與女生之間矛盾頻發。這個“混亂班”的表現讓我憂心忡忡。
這時,學校決定舉行一次唱“紅歌”比賽。團風縣是著名革命老區,“十大元帥”之一的林彪就是出自于此。所以,團風縣有著“紅色的血液”。唱“紅歌”也是這里的特色之一。
面對“不健康”的班級狀況,我決定要好好利用這次唱“紅歌”比賽的機會。首先,我跟同學們一起確定了演唱曲目——《團結就是力量》,我覺得這也是一首非常適合我們班情況的歌曲。那面對全校各班的激烈競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呢?我與同學們開了一次專題會議。會上,同學們眾說紛紜,最后形成兩種方案:女生認為可以在合唱中加入舞蹈動作,豐富表演形式;男生認為可以男女生分段落合作演唱,體現層次性,不需要舞蹈動作,他們也做不來。分歧又出現了,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直到會議結束,也沒能討論出最終結果。
第二天,從一個班傳出《黃河大合唱》的聲音,《黃河大合唱》是非常經典的曲目,而演唱特點就是多重唱。《黃河大合唱》可以多重唱,我們的《團結就是力量》也可以啊。然后我在網上還真找到了二重唱版本的《團結就是力量》。于是,經過討論,全體同學都認可了這種演唱方式。不僅如此,我還對昨天男生和女生提出的方案作了整合,二重唱由男女生合作完成,為了豐富表演形式,也會在合唱中加入一些動作,但只是一些非常的簡單的動作。說完,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確定了最終的表演方案。
于是,每天都能從我們班聽到熱情激昂的《團結就是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比賽開始前幾天,同學們終于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演唱水平。最終,我們班在比賽中也取得了良好成績。這是全班共同努力的結果。
通過這次唱“紅歌”比賽,我明顯看到了同學們的變化。首先是同學之間的矛盾沒有那么多了。其次,在他們的日記上,我看到了對大家對這次活動的記錄和感想。最讓我激動的則是,我發現他們已經逐漸地接受并認可我了。連隔壁班的老師都說,以前的一班又回來了。這真的是讓我倍感欣慰,也讓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帶好這個班!
兩次對學校舉行的活動的有效利用,都使我達成了凝聚班級力量的目的,從而為我更好地管理班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后,我仍會和我帶的班一起珍惜每一次難得的機會,和我的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提高,走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