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昌
(衡水市阜城縣古城鎮高級小學,衡水 阜城 053700)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而小學作文遷移訓練和對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作文的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為此,要想促進小學生在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以及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教師就必須注意語文知識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遷移,注重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教育。也就是說,小學作文遷移訓練可以成為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主要途徑。然而,要想實現小學語文作文的遷移訓練,還必須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讓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作文學習中的主體性。主體性開發教學不僅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求引導小學生自己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小學生情感、態度和人格等方面素質的綜合提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必須認識到小學作文教學對提高學生語言使用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對學生聽、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突出寫作心理要素的強化,以實現學生寫作行為的遷移,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就小學生語文寫作來說,要想讓小學生養成自覺的寫作行為和寫作習慣,首先要讓小學生自己有寫作的主動性,使其能夠將寫作作為一項心理的滿足。對此,教師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心理要素的強化可以幫助小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這也將促進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并可以借助寫作興趣去培養小學生的其他興趣愛好。而開發更為廣泛的興趣又可以轉化為小學生的寫作興趣。由此可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寫作心理,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寫作心理的同時,也要開發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通過遷移社會生活的教學范式,鞏固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興趣。比如,在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養成自覺寫日記的習慣來積累他們的語文寫作素材。對學生的日記寫作,教師無需對其進行嚴格要求,而可以讓學生自由地、無拘無束地寫話,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讓他們在生活中養成自覺觀察,自覺思考的習慣。
其次,小學作文教學要注意實施情感強化策略。情感是小學生寫作的原動力。而情感的培養是一個共鳴、激發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遷移過去、思想情感觸動、自我表達的過程。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觸動學生情感讓其能夠在寫作中有感而發,有話可說,遷移小學生心中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營造出形象生動的寫作情境,調動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喚起其在生活中積累的真實情感,發揮學生寫作的能動性。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遷移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的寫作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好學生的情感細節,讓他們能夠選擇合適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幽默的語言動作,引導小學生的積極寫作情感,并將這種快樂情感遷移到寫作中,以幫助學生寫出情感真實豐富的文章。
最后,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自身需要特點出發,多關注小學生的自我表現需要,并將學生的這些需要遷移到寫作中去,充分發揮小學生的寫作自主性,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中去。
對小學生的寫作學習來說,不僅要注意對其進行心理上的強化,還應該注意進行行為強化。也就是說,對學生的寫作行為進行強化,將行為訓練與心理強化相結合,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質量。首先,要對小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積累訓練,讓小學生在走出課堂,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在生活中記錄自己感覺好玩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以不斷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精讀優秀名家名篇的方式,積累競猜的段落、詞句等,奠定小學生的語文寫作基礎。當然,在積累過程中,教師不可以強制要求學生必須記錄哪些內容,而應該強調讓其積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只有讓學生記錄感興趣的內容,才能在小學生寫作教學中起到遷移作用。此外,對閱讀材料的積累可以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小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豐富他們的人格精神,為小學生進行自我實現式的寫作奠定基礎。最后,引導小學生有方向的選擇和積累寫作素材,讓小學生選擇負有真實情感的典型材料進行寫作。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回憶訓練,讓小學生在回憶中找到有真情實感的寫作材料,并通過相互交流,遷移寫作內容和情感,最終提高寫作質量。
主體性寫作教學是現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向。為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進行遷移訓練,并通過對小學生興趣、情感和需要的關注,讓小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寫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加強寫作積累和寫作形式的訓練,堅持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以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