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妮
(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音樂教育在中職院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其既可以減少學生學習壓力,又可以陶冶學生的個人情操,使學生可以受到藝術的熏陶。然而當前我國中職音樂教學中仍舊存在諸多不足,多數學生都不愿意學習音樂,缺乏學習音樂的熱情。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材和教學方法,也有可能教師忽略教學。很多中職音樂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這樣難以使學生體會到音樂蘊含的強大魅力,也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此,為了可以及時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必須要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滲透流行音樂原色,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給學生煥然一新的感覺,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以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流行音樂元素,最關鍵的是科學選擇音樂題材。選擇的流行音樂元素,必須要符合教材的內容,具有相容性,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而不是強制性的滲透,使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這樣學生就可以體會到兩者的相輔相成,體會帶現代音樂課堂的魅力[1]。比如:講解“中外民歌”章節時,有一首非常經典的民歌,那就是《茉莉花》,許多教師在講解該首歌曲時,僅僅要求學生完全照搬教材學習,這樣難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提前在網站上查找學生感興趣的歌手有關該首歌曲的翻唱版本。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歌手演唱的歌曲,所以學生通常對此歌曲充滿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可以迅速集中學習注意力,使此首歌曲有不同的韻味。在中職音樂課堂上,教師講授完該首歌曲后,再向學生播放從網站上下載的歌曲翻唱版,提供給學生欣賞。學生利用比較欣賞,可以充分體會到《茉莉花》歌曲中蘊含的魅力。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感興趣的流行音樂的節奏,適當的改編這種收取,而且敢于在講臺上演唱給教師以及其他的同學聽。通過將流行音樂元素滲透到中職音樂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流行音樂在我國尚未成熟,仍舊處在初步階段,一些條件以及資源也不是非常成熟的,對于該現狀,怎樣才可以使中職音樂專業學生掌握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擁有較強的音樂基礎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采用小班制教學[2]。在教學中過程,每位教師上課時學生不超過六位,形成一對五的教學形式,防止一對多造成的問題。比如:在一對多教學中,教師無法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就無法立即找到學生對哪個教學內容尚未明確,無法立即做出正確的解答。并且也無法正確指導學生的演唱方式,僅僅可以結合總體情況來說教,這樣就不能重視一些學生在演唱方法上的缺陷,無法迅速開展訓練。但是如果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小班教學的方法,就能夠有效防止這些情況存在,學生能夠隨時與教師溝通交流,學生之間還可以彼此幫助,可以立刻找到問題,合理制定相應的彌補措施,進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效率與質量,同時又能夠增強學生音樂素養。
就傳統的音樂教學形式來講,有些中職音樂教室始終排斥流行音樂,在他們看來,流行音樂對學生學習音樂沒有任何有利的影響,例如:情愛歌曲很有可能造成學生早戀。并且在生活中,有些學生僅僅是表面上喜歡流行音樂,并沒有深入了解歌曲中的基本內涵。事實上,這些擔心都是正常的,在滲透流行音樂元素時,必須要對有充分的了解,盡量做好吸取其優秀的部分,摒棄其落后的部分,使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流行音樂知識,讓他們可以更加深入的認識各種音樂形式。比如:講解歌曲《黃種人》時,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欣賞該首歌曲的MV,利用賞析MV,幫助學生掌握此首歌曲的創造背景,而且鼓勵學生在初步來了解歌曲的演唱者謝霆鋒后,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利用手機或者電腦搜集關于謝霆鋒的資料,再將其制作成一個冊子,使學生認識到操作此首歌曲是很難的,掌握創作人員的不容易,進而實現豐富學生知識的目標。除此之外,在欣賞這首歌曲時,還能激發出學生們的民族認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對班級凝聚力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幫助[3]。利用以上的方法,就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音樂知識,使學生除了喜歡流行音樂,還可以感受到流行音樂的獨特魅力。
總而言之,當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音樂形式是流行音樂,流行音樂中有許多積極向上、給人鼓舞的歌曲,有利于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提高學生思想。因此,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必須要在教學中適當的滲透流行音樂元素,只有這樣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加強音樂技能,進而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