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并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新時代背景下,對于傳統文化傳播和發揚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保證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播,要求人們對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樹立,并結合有效措施以及互聯網技術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弘揚。
由于地域和文化發展存在一定差異性,導致互聯網技術在分享信息時形成不同的特點,進而出現信息落差的問題。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總人數較多,因此存在著顯著的信息傳播失衡問題。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文化傳播范圍得以擴大,但是受到信息落差的影響,也會影響到傳統文化傳播過程。
在傳統傳播方式中,文字傳播和人文傳播兩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意義,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數字產品更為依賴,進而減少對于文字傳播手段的使用,文化傳播更為重視思想溝通和交流,保證人們情感加強聯系。我國傳統文化時間較為久遠,但是還是停留在文字傳播手段上,導致其發展進程受阻,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文字傳播難度得以增大。
人們針對娛樂休閑活動提出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發展中占據中重要地位,需要得以重視,而傳統文化在互聯網傳播中對一些娛樂休閑內容進行增加,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化的嚴肅性,也使得文化宣傳內容出現一定變化,進而導致傳統文化扭曲問題的出現。因為互聯網信息具備碎片化的特征,也就是在傳播傳統文化時做出一些簡化,這對于其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使得傳統文化僅表現為一種符號形式,極大的影響到文化傳播的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非常強,并在千年發展歷史中培養成具有獨特性的道德特征以及民族風貌,培養著一代代中國人,并具備無法替代的優勢特征。但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互聯網時代下并未形成有機整體。大陸、臺灣、港澳的傳統文化傳播所具有的特點各不相同,這不僅和歷史形成的政治背景原因不同具有相關性,同時也因為傳統大眾傳播模式在地域限制下所形成的差異性。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眾逐步發展成互聯網傳播的主體,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的傳播群體能夠借助于互聯網技術進行文化交流,而大陸、臺灣、港灣的傳統文化也希望能夠借助于互聯網技術做出有效整合。本世紀,中華民族即將成為網民總數量最多的一個傳播群體,中文也將發展為互聯網時代普及率最高的一種語言,這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得以增大。
文化傳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文化品牌,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更加重視互聯網技術,并且互聯網也極大的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傳統文化需要和時代發展規律相適應,并和互聯網之間形成良好聯系,而在傳統文化傳播過程中,應對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參考,打造出具有獨特性、個性化的傳統文化品牌,保證新的文化品牌得以推出,有助于人們更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作為一個雙向互動過程,其中一個過程就是需要國家對自己文化進行主動展示,而中國在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引導世界各國對于中國文化進行主動了解。基于此,我國需要結合技術提升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契機,研發出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宣傳以及推廣的網站,并結合新穎方式向全世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全球性的網絡文化基地進行建設,以此對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行展示,并打造具有獨特性的中文信息資料庫,使得世界各國網民都能結合簡單方式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充分了解,引導文化輻射并覆蓋世界各國的能力得以增強。
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發展中積累的重要財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內容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為了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傳播,應根據互聯網特點及其技術進行文化傳播,并將有效支持提供給傳統文化,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全面發展,并在社會發展中形成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