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北京 100192)
中職院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組建心理健康教師隊伍,關注00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結合學校特點及00 后學生的需求,建設科學化、系統化的心理健康運行機制,學校要全方位、多渠道的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及計劃,從教學內容、手段、方式及效果等方面綜合考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成效。組織團體性的咨詢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心理健康工作落實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及學習中去。
中職院校應以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為出發點,明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結合職業教育應用性的特征,在重視學生專業技能教育的我同時,重視學生心理教育,通過職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處理等方式引導學生合理減壓,讓學生樹立學習目標,為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術、高情商、高抗壓能力的優秀人才。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學校要加大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與投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能力,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為學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及發展氛圍,提高00 后學生的抗壓能力、自信心、自控能力及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集體意識及貢獻意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的現代技術人才。
我國職業教育缺乏高素質的專業教師,職業學校的社會地位、薪資水平、福利待遇及職稱評定等與高等院校存在一定的額差距,教師認為在職業學校發展空間不大,因此不愿在職業學校任職,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職業教育的質量,我國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多為兼職教師,這不利于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學校應建設一支科班出身,理論、實踐知識扎實的職業心理健康師資隊伍,以通過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為硬性條件,要求教師持證上崗,定期對心理教師組織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及操作技能,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學校應對班主任進行培訓,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困擾及問題,為00 后中職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00 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多采取嚴苛的家庭教養、放任自流及過分溺愛式的家庭教養模式,學生心理異常與家庭教養方式存在密切的關系,父母離異也是造成孩子自閉、反叛的主要因素,家長要與孩子溝通,充分信任并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及想法,積極地引導孩子,與00 后做朋友,采取民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
家長應以身作則,關注00 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自立自強、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作風影響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融洽的家庭環境,重視對孩子性格、興趣愛好的培養,避免壓抑的家庭環境造成孩子封閉、心情壓抑,引發心理障礙,家長要引導孩子勇于承擔責任。家長的意志力、人格、興趣愛好等均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家長要關注自我發展,提高自身素質,為00 后中職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與典范。
00 后中職學生的心理發展不夠成熟,在較大的社會及生活壓力下易產生極端的行為及反應,形成消極的人生觀,社會及相關部門應為00 后中職生營造良好的求職、擇業環境,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實習機會及工作信息,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社會應凈化社會網絡環境,社會媒體要肩負其關注00 后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及客觀性,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因凈化社會人文環境,加強輿論引導,宣傳英雄人物事跡,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氛圍,引導00后中職學生健康成長。
外界環境及00 后中職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給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擾,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及學習,加強00 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學校應加強與家庭的聯系,全方位、多渠道的開展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在加強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學生進行就業培訓與指導,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及班級文化,為學生成長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提高學生的歸屬感。家長要關注00 后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與孩子溝通,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樹立榜樣,社會各界因為學生提供就業及實習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00 后中職生成長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種因素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應關注00 后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對其心理困擾進行干預與轉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的發展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總之,許多學生在進入職業高中后會由興奮轉為失落和困惑,這將導致許多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因素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作為職業高中的心理教師,不應盲目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而應分析和研究他們的心理,深入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有效的心理咨詢,使他們擺脫心理困擾,自信、快樂地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