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 柳州 545000)
隨著經濟快速的發展,新媒體技術變得比較成熟,慢慢地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變化,人們能夠通過新媒體了解全國各地的最新信息,從而以更多更快的方法傳播新聞,這對于信息社會的發展非常重要。
智能手機與電腦和網絡的結合,使人們無需離開家就能了解全國各地發生的新聞事件,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設備終端直接在網絡或各種軟件上了解目前最新情況。新媒體傳播新聞事件的快速性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傳播速度較快。傳統媒體是在固定的時間為人們傳達當天的新聞,在新媒體的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隨時發布他們所看到和聽到的內容,所以,在新媒體的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比較快。其次,信息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傳統媒體在固定時間為群眾傳播信息,例如,各個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在固定的時間段播報當日新聞內容。新媒體則是通過網絡傳播信息,用戶只要連接到網絡,就可以任意觀看當天的新聞事件,要是有用戶感興趣的事件,用戶還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QQ、以及有關平臺進行發布,以擴大新聞信息的范圍。
在傳統媒體時代,觀眾只能被動地去接收新聞信息,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評論,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對有興趣新聞發表評論,將引起別人的關注,在用戶之間進行討論時,新聞媒體傳播又具有一定娛樂功能。另外,新聞傳播的內容也多種多樣,不僅有國內外重大事件,而且還有娛樂、體育與美食旅游新聞等,用戶可以任意選擇,信息發布者不像傳統媒體那樣,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發布信息,并使信息變得有趣。
在虛擬與現實當中,新媒體也是虛擬與現實結合的產物,在網絡當中,受眾不僅可以是本國人,而且還可以是不同文化、不同國籍和不同種族的其他人群。總之,新聞傳播的受眾人群都是平等一樣的,不受國籍、性別、地區和教育背景的約束。從新媒體的角度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因此,能夠通過網絡平臺或其他軟件,可以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發送出去,也為新聞資源的傳播打下一定的基礎,在新媒體下,受眾人群都有相同的待遇,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沒有差異。
在新聞互動性傳播的前期,會有一些不文明的評論,這些評論不僅影響公共文明建設,而且對新聞發布者也會產生心理影響,所以我國現在處于這一階段。新聞互動性傳播后期,我國網絡會不斷完善有關的制度與法律法規,會不斷加強受眾互動的監督力度。由于互聯網和人們生活的不斷互融,國家治理也就會將重點放在互聯網文明的維護上,合理的互動會成為以后新聞傳播的發展方向。
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后,新聞信息的大眾性傳播變得越來越快,這即表現信息的大眾化,還表現信息人員的大眾化等。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者獲得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內容十分簡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達到人們的信息需求,可能會減少人們想獲得信息的激情,對社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從新媒體的角度來看,受眾者能夠在多媒體網絡平臺中了解全國各地的有關信息,在信息量不斷增加的時候,還可以幫助受眾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他們需要或關注的新聞信息,以便可以達到受種者對新聞獲取的需求。另外,在傳統信息傳播當中,新聞的發送者的特點是有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達到人們多樣化發展的需要,在新媒體時代,人們能夠通過各種網絡客戶端,把自己的想法、感受等去進行發表,促使新聞傳播走向大眾化發展方向,也使新聞信息自身價值有所提高。
與文字和圖片信息對比,視頻信息比較能夠受到用戶的喜歡,并且用戶挑選的信息內容和傳統信息比較,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于網站視頻信息,其組成部分有電影視頻、自制節目與電視節目等,過去,人們喜歡看電影和電視節目,為了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許多網站將花費大量資金來購買版權,以保證達到用戶的需要。如今,用戶需求比較個性化,并且版權購買成本非常高,網站也就自制記錄片與科普節目,時長在半個小時內,而自制的微視頻不斷成為新媒體下新聞傳播的一種主要形式。可是,網絡視頻的發展也會因Internet 基本設施和用戶瀏覽習慣的改變而受到影響,與文字和圖片等靜態信息模式不同,視頻信息將增加用戶的興趣,內容比較豐富,回放模式比較靈活,使用戶感到非常新穎。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變化,新聞傳播方法不斷多樣化起來,在人們以前生活中,人們主要的信息獲取方式就是報紙與電視等媒體工具。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信與微博等軟件已成為人們平常生活中主要的一部分,這些新媒體易于使用,并且包含豐富的信息資源,所以,非常受公眾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