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藝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建筑設計的融合應用研究可知,若想要對綠色設計理念應用技術進行切實有效的應用,則有必要對其進行充分了解。針對建筑開展綠色設計理念應用工作,也就是在進行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對各項基本要求進行全面落實,還需積極強化落實效果,以促使實施綠色設計理念應用技術的目標得以實現。綠色設計理念應用技術應用基本要求表現在:1)對建筑的安全以及質量等各項基本要求進行有效保障;2)應用先進的設計技術;3)落實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綠色設計理念應用技術應用的目標表現在:1)節約各項資源;2)降低環境污染程度;3)降低設計成本。
節約能源是設計綠色建筑時被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設計人員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去替代一些不可再生的珍貴能源。風能本身不會帶來環境污染,不僅可以節省資源,還能保護環境,這符合中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
建筑施工項目的耗時周期長,從開工到竣工一般要經歷一年半載,甚至更久。在施工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建筑能源和材料被使用,由此也會制造出大量的建筑廢棄物。這些垃圾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各種建筑物時必須提高綠色建筑物的概念,并遵守環境保護原則。在能源消耗和環境友好方面,材料和技術的選擇應盡可能高效,以確保與項目環境的協調,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損失,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并減少建筑項目的環境污染。
建筑物是人類對大自然進行改造的直接表現,是確保人類生存的重要工具。除此之外,建筑物的設計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比較大。和諧統一原則就是要求建筑物必須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使二者長時間的平衡發展,建筑物本身是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繼而提升建筑物對周圍環境的使用,使建筑物融入于自然。此外,隨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對精神的需求持續上漲,因此,建筑物施工設計環節也需要充分結合人文建設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形成一種建筑文化與自然相統一的良好局面。就具體來說,差異性區域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和地域人文環境,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綜合周圍特殊環境情況,在確保建筑最基本功能性、舒適性的前提下,全方位、多角度地落實綠色環保設計思想理念。
在進行建筑工程選址時,就要融合綠色建筑的理念,將自然生態和建筑工業相結合,選擇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利于建筑的綠色發展,并且可以滿足人們的生活追求。在選址后還要加強施工場地的精準化設計定位,依照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將生態環境作為建筑設計的基礎要素,充分進行景觀和建筑的融合,以及當地的喬木灌木等植被設計,將園林設計方法應用在建筑區域內,從而打造舒適的環境氛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加強對建筑結構的環保節能設計,根據建筑所在的地勢條件和氣候特點,進行建筑外觀設計,如長期陰雨天氣的地區可以進行多方位的落地窗設計,從而保障陽光更好地進入室內,減少室內潮濕現象。在室內空間方面要注重樓板結構設計,除了必要的支架穩定結構外,盡量減少沒必要的樓板設計,增大空間利用面積。在層高設計和間隔設計方面,可以進行適當調整,讓空間看起來舒適寬闊的同時,保障室內流通性,從而起到良好的節能環保作用。
隨著社會的加速發展,社會各界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環保性,許多新型的綠色環保材料不斷應用在建筑工程中。將一些輕便且環保的施工材料應用在工程建設中,可以避免造成周圍空氣污染,并且減少廢料的產生,房屋吊頂用輕便的材料大大增加了房屋安全性,避免塌陷情況的發生。采用防水材料或環保油漆進行墻面和屋頂的施工,有效避免因漏水造成的諸多問題。采用高強度的混凝土和新型骨料進行施工,提升房屋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加強建筑房屋內的節能設計應用,工序環節復雜且工期較長的建筑工程,需要耗費巨大的能源,因此需要加強綠色節能設計。使用現代化新能源,如采用太陽能照明或聲控照明,減少電力資源的消耗,用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從而大大提升能源的節約。并借助信息化技術進行電子化管控,采集每個電力系統和能源消耗系統的數據,如果數據出現較大波動,及時讓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檢測維護,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實現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
加強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消耗型能源的使用,將可再生資源作為建筑供給的主要能源,實現長期穩定的建筑供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加強太陽光能的使用,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重采光性,并且進行屋內通風窗的設計,保障室內空氣的流通性。使用環保反光的材質,讓光源可以更好地進入室內,結合綠色植物進行室內空間的隔離設計,打造綠色舒適的開放式空間,營造舒適的環境,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要注重選址的生態化,選擇靠近園林山水的地址進行建筑工程建設,可以充分融合生態和建筑,實現生態建筑的合理性。加強對環保材料的檢驗和應用,提升能源的利用率,通過合理規劃空間結構,減少能源的不必要浪費,提升綠色建筑設計的實效性。加強自然資源的利用,通過將太陽能和風能進行采集轉化,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