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豐縣芳溪中心小學,江西 宜春 336308)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的學習科目之一就是數學,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強化個人能力,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同樣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數學這一門課,必須要積累足夠的基礎知識,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思維方式。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教學目標也變得大不相同,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幫助學生建構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了很長時間,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進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秉持著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更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合適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實現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促進素質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建構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持續進步,給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已經與時代發展的方向不相符合,更不能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培養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目標,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不斷發展的人才[1]。具體來說,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就像十分有力卻沒有具體形狀的一雙手,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的同時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和外界事物的認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因此可知,小學數學建構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充滿興趣,那么課堂上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學習能力和學習經驗都比較缺乏,對數學知識的認識也處在較淺的層面上,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不但會導致枯燥乏悶的課堂氛圍,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還會對學生的成長形成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為基礎,注重興趣的激發[2]。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和主動性,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知識,其中長方體與正方體展開圖以及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小學生空間意識不足,具體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按著教材的知識進行講解,不但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會導致相對沉悶的教學氛圍,影響教學質量。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把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之中,把正方體和長方體展開與折疊的過程制作成動畫,展現在學生面前,營造出趣味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快樂,為學科核心素養的建構做好鋪墊。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也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建構目標,教師必須要采取合適的手段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會為學生準備一些訓練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訓練題來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為學生找一些具有多種解法的題目,要求學生通過不同的解法來計算出正確的答案[3]。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拓寬學生解題思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建構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節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多邊形,要求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這個多邊形的面積。小學生只知道簡單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長方形等面積計算方法,在計算多邊形面積的時候,學生可以把多邊形補充成簡單圖形,用補充后圖形的面積減去多余面積就是所要求的答案,也可以把多邊形分解成幾個不同的簡單圖形,計算出簡單圖形的面積和,這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通過一題多解的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影響,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建構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樣的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鑒于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從生活現象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建構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不但要做好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建構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更能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