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信息工程學校,山東 煙臺 264010)
中職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綜合素質沒有統一的要求,入學的門檻較低,一些自律能力差、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選擇就讀中職院校,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難度。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活躍,并且有著自己的思想、意識,使得在學校期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長期以來,學校領導對班主任管理工作力度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學校領導工作繁重,沒有時間關注班主任教師的管理理念、策略,另一方面則是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配合不夠,班主任認為自己的班級的學生由自己管理,不需要和其他教師商議。再加上現階段班主任津貼與班主任工作業績并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是平均分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當下中職院校正在進一步發展,而在教職工員工配置方面卻與中職發展脫節,教師力量嚴重脫節,學生與教師的比例無法保持相應的平衡,大大加重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負擔。中職院校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工作目標以及教學目的都非常明確。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自身缺乏對學生的專業管理,缺乏一定的專業性。當下中職專業管理之中,班主任人員安排不夠合理,整體結構不夠完善,為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增加了困難。
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良好的班級文化作為外部支撐條件,以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品質,激發學生學習意識。在營造良好班級環境之前,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及年齡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工作:(1)保持明亮、整潔的教學環境。(2)激發學生主動環境建設的積極性,構建符合學生專業特點的班級文化。(3)設置心理墻,使得學生內心中的消極情緒可以有效地抒發,利于和諧環境的構建。
在我國諸多教育類型之中,中職教育非常特殊并且復雜的,中職學生大都基礎差、自制力差,他們沒有升入高中進而選擇了職業教育,他們本身的入學意愿并不強烈。在課堂教學環節,他們總是表現得非常被動,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在德育教育理念下,班主任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班級管理,分析中職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技能的同時鞏固理論知識。
新時期班主任教師應當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進行班級管理,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并懷揣賞識的態度去客觀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要多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不能放縱學生的行為,對于那些基礎差、成績落后、技術差的學生要及時發現其優點,找到其閃光點,進而讓他們體會教師的關心愛護。對于學生而言,只要教師越信任他,其學習欲望就會越強烈,進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對于一些“差等生”同樣也應當如此。無論知識學習還是技能訓練,都要一視同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注重心理的暗示。
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釋放自身情感,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使得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融入到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而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歌唱比賽、拔河比賽等,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拓寬學生接受教育的途徑、方式。同時也可以通過讀書會、演講活動,使得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書中百味,在演講中鍛煉口才。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學生獲得成功,獲得成功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在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獲得健康成長。
德育教育下中職班主任教師管理工作的開展是非常繁瑣且復雜的,要想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教師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班級管理策略,凸顯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時解決德育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