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太平中心小學校,四川 瀘州 646500)
教學評價就是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效果的價值進行評價,從而實現有效的教學決策。這是在新課標理念下,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新型指導方式,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表現的一種認可。而且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積極的評價對促進學生成長、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提高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要重視教學評價工作,正視當下存在的問題,才能提高教學水平。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影響深刻,部分英語教學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普及都比較落后,因此課程改革的步伐還有待提升。教師在認知和教學實踐上存在明顯的差距,課堂中學生仍然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其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待提升。比如在鼓勵表揚和肯定學生的理念中,很多教師在實踐應用中出現了偏差,違背了發展性評價的初衷,沒有以學生自主思考和持續性發展為中心,評價的真實性也有所降低[1]。另外,小學英語教學評價中,許多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成果變化的考核,更加忽視了學生學習方法、態度等因素,這違背了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片面的評價方式一方面會讓教師失去公平性,造成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英語只有在交際應用中才能體會它的價值,因此小學英語教學要以培養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中心,讓學生學會說英語、寫英語,用英語來提升自身的表達和交際能力,才能更好地突出英語的交際價值[2]。所以創新教學評價機制主要是以英語語言的特點為中心,從學生和教師本身出發,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能力進行檢驗,通過有效的綜合評價來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能夠更好地反映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狀態。而且教師利用教學評價也能更好地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創造更加利用學生成長的方案,以滿足學生今后的學習需求為目標,培養社會需要綜合性人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和指導者的角色,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位置,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新課堂模式,以推動教學活動能夠高效開展。而要有效實施教學評價,首先要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投入到英語探索中,才能夠真正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情況以及能力進行評價。比如在口語教學中,可以通過構建生動形象的溝通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選擇符合小學學生興趣和生活的話題,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的氛圍,教師才能夠從學生的參與度、表達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等方面進行記錄和評價,并且引導學生對自己表達的內容和表現進行反思,以此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英語評價只重視期中期末的成績檢測,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的能力,而這種方式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特點不相符,對學生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不利影響。所以要發揮教學評價的優勢,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是否真正學到知識、掌握知識,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和掌握水平并不能全部從成績分數體現,而是要結合學生平時的成績和表現,才能全面提高評價的合理程度。
因此,在制定評價規則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與課程教學目標相結合,以“成長檔案”的形式記錄學生成績的變化情況,并給出具體的成績分析結果,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在進步中建立學習的信心。具體來說,“成長檔案”可分為“課堂表現”“課后學習”與“成績測試”三欄;首先,“課堂表現”一欄可由教師評價、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組成,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結束時反思學習成果,并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給出客觀的建議,對整堂課進行“復盤”,這樣做可以避免教師觀察不夠細致而錯過學生的進步或困惑;其次,“課后學習”一欄可由自我評價與家長評價組成,學生在反思自學成果的同時,家長根據學生學習時專心與否、態度是否端正等方面給出評價;最后,成績測試則主要由教師的針對性意見為主,學生則在吸取教師意見后進行反思,記錄感悟。
小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興趣普遍比較低,因此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豐富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滿足學生學習特點的方式來推動英語教學。而且教學評價的應用要求教師掌握科學的方式,全面掌握英語教學的要求和任務,了解學生的水平差異性,并且可以通過形成性評價來對學生進行分層,分析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所以教師必須要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學校也要為教師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組織教師進行自主進修、學習經驗,全面深入了解評價的創新方法,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以促進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中心,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對當前的教學評價機制進行創新和改革,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應用能力進行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深入反思,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才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