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年
(日照市莒縣小店鎮人民政府,山東 日照 276515)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鍛煉基層群眾的身體,還能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弘揚民族文化,因此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而言意義重大。近些年,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大多數群眾的重視,因此各地的群眾文化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初具規模。但是,很多問題也逐步暴露出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就會成為阻礙群眾文化建設的絆腳石。
文化館是目前我國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的主要場所,然而,在建設的過程中,群眾文化的形式簡單,品質較低,工作人員并沒有站在基層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組織活動,這將嚴重影響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
現階段,常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就是文藝演出和文化參觀,而且每次演出的曲目和參觀的地點也不會有過多的變動。這讓很多人開始對文化建設產生懷疑,覺得基層群眾文化就是一種形式,沒有實際意義。
建設基層群眾文化,需要活動場地、道具等設施,還要聘請或培訓專員的技術人員,這些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很多地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效果不理想與缺少充足的資金有很大關系。目前,還有很多地區的經濟并不發達,因此會縮減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這就加重了當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部門的負擔,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過調查研究能夠發現,發達地區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比較順利,能初步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而一些偏遠地區或經濟不發達的區域,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就相對落后。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是因為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當地從領導到群眾都沒有認識到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他們從思想上發生轉變。
群眾文化建設不是簡單的組織幾次演出、隨便搞搞活動就可以的事情,每一個細節問題都需要有人去溝通和完善,想要群眾文化成為有規模、有組織的民間文化活動形式,就離不開專業人才的統籌規劃和完善部署,但是,我國目前從事此項事業的人仍然很少,因此人才緊缺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群眾文化建設長遠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是群眾,因此需要考慮到群眾在年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社會經歷等方面的差異,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的興趣。如果文化活動形式過于簡單,時間一長,很多人就會失去興趣,甚至開始抵觸群眾文化活動。就目前情況分析,豐富群眾文化內容和形式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群眾文化活動。處于信息社會,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豐富文化活動的形式,利用微信、網頁、媒體等途徑宣傳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性。
2.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要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習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形式,這樣不僅能讓基層群眾感到親切,還能弘揚當地的民族文化。
3.文化活動可以和一些重要的節慶活動聯合起來舉辦,這樣既能豐富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還能讓群眾感受到節日的喜慶氣氛,提升活動的品質。比如在元宵節組織猜燈謎活動等。
4.群眾文化要植根于基層群眾,做最受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
5.當地政府或文化管理部門要時刻關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解決實際困難出發,幫助文化館解決場地、資金、人員配置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讓文化館有足夠的精力去豐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基層群眾文化,就是要發揮群眾的力量,讓群眾參與到活動的組織和編排當中,充分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吸納群眾的意見,讓群眾活動的形式逐步形成多樣化的趨勢。
資金是困擾文化建設的根源,沒有充足的資金,很多活動就無法進行下去,但是僅僅依靠政府的資助,很難解決資金緊缺的問題,因此需要文化部門嘗試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不斷完善文化館內的基礎設施,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可以爭取企業的贊助,向當地知名企業尋找資金和物質上的幫助,文化部門可以通過文化活動幫助企業做宣傳,這樣既能建設群眾文化,又能促進經濟發展。其次,文化部門可以嘗試自給自足的經營模式,對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維護和改造,形成新的活動設施,同時還可以組織有償的文化演出活動,利用收取的門票及廣告費用等形式增添新的活動設施。
在我國基層群眾中間開展文化活動的目的就是提高群眾的道德修養,讓他們通過文化活動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因此,作為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文化工作人員必須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不僅要善于籌劃各類文化活動,還要學習與群眾的溝通技巧和各類宣傳手段,既要讓廣大基層群眾了解群眾文化,又要想辦法讓他們熱愛上這種文化形式。要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就必須不斷學習,勇于創新,同時要身系群眾,時刻關注群眾的需求,這樣才能將基層群眾文化發展得更好、更長遠。
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不僅能夠豐富基層群眾的業余生活,還能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讓他們用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以飽滿的熱情回饋社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但是,可以預見到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歷程長期而曲折,發展的過程中總會伴隨各種問題,唯有不忘初心,堅持為基層群眾辦實事的理念,才可能將群眾文化活動辦得更具特色。